對張沂的乞求,趙孝騫淡淡地點了點頭,邁步向前走去。
大典儀式終于回到了正軌,張沂感激得眼冒淚光。
君臣來到大慶殿,趙孝騫看著面前玉階上那張全新的龍椅,那是古往今來多少諸侯和野心之輩夢寐以求的位置。
今日開始,這個位置卻只屬于他。
向太后在殿內等候,她的位置落在龍椅的一側,此刻的她眼帶笑意看著一步步走向龍椅的趙孝騫,眼神里滿是寵溺。
無論如何,今日這個結果對她來說,已是最好的了。
能在那場變亂中活下來,并且仍然還能端坐太后的位置上,她還有何可求?
龍椅是重新定制的,包括趙孝騫身上的皇帝冕服,頭上戴的帝冠,都是全新的。
曾經被趙佶穿戴過的那一套冕服帝冠,還有被趙佶破壞過的龍椅,趙孝騫堅決不用。
不是他生活多奢靡,不想用二手貨,而是趙孝騫很嫌棄它們曾經被趙佶穿戴過,太晦氣。
趙孝騫邁上玉階,先朝向太后行禮,然后坐上龍椅,面朝群臣。
張沂繼續主持登基大典,群臣山呼,三跪九拜。
接著張沂又拿出一份祭祖宗和先帝的駢文,念完之后群臣再拜。
宮人魚貫入殿,手奉代表帝王儀仗的旌節,如意,金瓜,屏扇等物,各自分列龍椅兩旁,群臣再次三叩九拜。
接著各國使臣入殿,代表大宋鄰國藩屬,跪拜大宋皇帝,送上國書。
鄭春和下階接過國書,轉身回來遞給趙孝騫。
趙孝騫接過國書草草地掃了一眼,其實所謂的國書,都是些陳詞濫調,沒什么好看的,趙孝騫當著群臣的面打開掃一眼,都是為了禮儀。
合上國書,趙孝騫特意看了一眼遼國和西夏的使臣,嗯,不認識,但只看表情和態度的話,還是特別恭敬,尤其是遼國使臣,隨時都保持著半躬身的姿勢,跟鄭春和似的。
前些年的遼國使臣可不是這般恭敬的態度,他們來到大宋后,哪怕見到大宋皇帝,態度也是非常的跋扈張揚,當年那囂張的樣子,跟如今的恭敬模樣簡直兩個媽生的。
張沂的乞求終于還是沒實現,趙孝騫又出幺蛾子了。
將國書遞給身旁的鄭春和,趙孝騫盯著遼國使臣,突然笑道:“遼國可還要我大宋的歲幣嗎?算算日子,你們已有兩三年沒要過了,是忘了嗎?”
登基大典,殺人誅心。
殿內群臣皆驚愕,接著不知是誰噗嗤笑出了聲,然后殿內群臣也跟著笑了起來。
笑聲充滿了濃濃的嘲諷,和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揚眉吐氣。
其中尤以種建中和宗澤的笑聲最大,最無顧忌。
沒錯,這才是我燕云邊軍主帥的熟悉模樣,不僅與遼國交戰殺人如麻,而且說話也能氣死人。
今日大殿上所有人的笑聲,都特么是官家這幾年帶著我們打下來的底氣!
被特意點名的遼國使臣聽著滿殿的笑聲,臉色青白不定,說不清是憤怒還是畏懼。
半晌,遼國使臣才躬身道:“大宋天威,國盛兵強,與我大遼是百年兄弟之邦,談什么歲幣,未免傷了兩國和氣。”
趙孝騫目光又望向西夏使臣,試探問道:“你們也不要歲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