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賜宴,出乎章惇的意料。
太簡陋了。
面前的矮桌上,只有簡單的三葷一素,一碗米飯,沒有酒。
再看趙孝騫面前的,也是一樣的規格,一樣的菜色。
章惇微微瞇起了眼,眼神里透出幾分探究的意味。
沒當皇帝以前,章惇對趙孝騫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趙孝騫這人對美食很講究。
也正因此,楚王府的佳肴成了汴京權貴們嘖嘖贊許的存在,章惇以前也有幸赴楚王府的酒宴,飯菜佳肴果然是妙不可言,名不虛傳。
更甚者,聽說趙孝騫與蘇軾還是忘年交,二人的交情深厚,而最初讓二人產生交情的,并不是所謂的詩詞文章,而是美食。
蘇軾這個老吃貨的名聲跟他的才名一樣天下皆聞,據說趙孝騫與蘇軾二人經常聚在一起,卻絕口不談詩詞文章,倒是互相討論做菜。
于是在章惇的想象中,趙孝騫當了皇帝后,應該對美食愈發挑剔才是,可眼前這三葷一素,委實令他吃驚了。
都已是君臨天下了,為何膳食卻反倒比楚王府時更簡陋了?
是做給他這個宰相看,以示皇帝節儉,還是朝政國事壓力過大,官家已無心情品嘗美食?
帶著許多的不解和疑問,章惇心不在焉地吃著面前的飯菜。
良久,章惇終于忍不住嘆道:“官家,恕臣直言,大宋的國庫雖說有些緊張,但它只是支應不起一場國戰,其他方面倒是勉強能夠應付,作為大宋天子,官家不必如此節儉的……”
趙孝騫一怔,然后垂頭看了看面前的三葷一素,不由笑了。
“你覺得朕是刻意削減宮中開支,省下錢來準備北伐?”
章惇看著面前簡陋的菜色,嘆道:“難道不是嗎?哲宗先帝在世時,雖然也不太鋪張,可天子的排場終究還是要有的,先帝每頓膳食至少也有十幾個菜色,臣從未見過帝王御膳節儉到這般地步的。”
趙孝騫笑道:“皇帝也只有一張嘴,一個肚子,跟別人并無區別。明明兩三個菜就能填飽肚子,講究那些排場作甚?十幾道菜擺在面前,皇帝一人能吃幾樣?吃不完的只能倒掉,浪費糧食太可恥了。”
這話確實是他的真心話,吃飯這種事,委實沒必要搞太大的排場,前世的趙孝騫,小時候浪費了糧食,被父母狠狠教育過,那頓毒打挨的,一輩子都記得清清楚楚。
從此以后,趙孝騫哪怕是成年了,工作了,自己養活自己了,任何時候都不敢隨便浪費糧食,甚至碗里剩下一粒米都要扒干凈,都被教育得有強迫癥了。
重活這輩子,哪怕出身富貴,趙孝騫依然不敢浪費糧食。
昔日楚王府里的佳肴滿城皆贊,可趙孝騫吃的是精致美味,而不是排場鋪張。
聽趙孝騫說話如此樸實,章惇再次感嘆:“官家與歷代帝王,實在是太不一樣了,臣打從心底里敬佩……”
趙孝騫正色道:“皇帝吃飯該是什么排場?大約是肉夾饃里能夾兩片肉,兩片!”
“皇帝干活用的糞耙子都是純金打造的,不然對不起這身份!”
章惇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官家這說法……哈哈!”
趙孝騫沒笑,而是認真地道:“朕吃多吃少,只是小事,朕自己不在乎,你也沒必要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