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臺的正前方,兩面碩大的旗幟迎著凜冽的寒風招搖飄展,獵獵生威。
其中一面旗幟上繡著碩大的“宋”字,另一面旗幟上則繡著“種”字,這是種建中的帥旗,也是整支宋軍王師的信仰斗志所系。
今日是大宋王師出征的日子,汴京殿前步軍司馬軍司上三軍三萬余將士集結在校場上,任由校場四周的號角和戰鼓奏響,將士們卻神情肅然,安靜地注視著司令臺上的官家和種建中。
今日便是大軍誓師出征西夏的日子,沒有選什么良辰吉日,畢竟兵貴神速。
據西北章楶傳來的奏報,十萬遼軍已攻占了西夏黑水鎮燕軍司,大軍正向沙洲和瓜州推進。
作為聯軍,大宋必須馬上出征,不然重要的地盤就都被遼軍占了,那時想要爭奪回來,難免又是一番麻煩的惡斗。
司令臺上的人不僅僅只有趙孝騫和種建中,還有一眾文武朝臣。
朝臣們神情肅穆,面色凝重,在這個莊嚴的場合里,無論大家對這場戰爭的態度如何,此刻卻都被這校場上的肅殺氣氛深深震懾。
面對三萬將士列出的整齊陣勢,文武百官們直觀地感受到國家機器正式發動后的畫面,心中對皇權產生了更深的敬畏。
許久后,隨著令旗揮動,號角和戰鼓聲停下。
禮部尚書張沂站出來,開始大聲宣念《征西夏檄文》。
檄文里的內容自然是高尚且正義的,從西夏百年前立國的非法性說起,然后歷數西夏這些年對大宋的各種不敬不臣的罪狀。
檄文最后點明,大宋皇帝陛下順應天命,以堂堂王師伐不臣之藩屬,此戰正義,朗朗天日可鑒,此戰必勝,皇天后土可佑。
張沂念完后,默默退了回去。
種建中朝趙孝騫躬身抱拳:“請官家訓話。”
趙孝騫從椅子上起身,環視校場上的三萬將士,緩緩道:“朕不喜歡說廢話,宋遼夏三國峙立百年,多生戰端,今日此戰,畢全功于斯役!”
“眾將士,上陣奮勇殺敵,斬將奪旗者,賞金升官賜爵,臨陣退縮怯戰者,斬!就這么簡單。”
“朕懇請將士們打出我大宋天朝的赫赫天威,此戰之后,徹底將西夏國納入大宋的版圖,讓它成為大宋的永世疆土,將士們,你們能不能做到?”
說到最后,趙孝騫幾乎是厲聲大吼起來。
聲音在空曠的校場上悠悠回蕩,將士們紛紛激動地舉起刀戟大吼回應。
“殺!殺!殺!”
趙孝騫深吸了一口氣,當年熟悉的金戈鐵馬的激蕩歲月,仿佛又回來了。
如果可以,他真想親自領軍出征。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他的皇帝身份已不允許自己輕身犯險,御駕親征了。
看著校場上斗志高昂,士氣如虹的將士們,趙孝騫點了點頭,揚手猛地一揮,沉聲喝道:“全軍開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