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第一次來牌坊小鎮了,也不是最后一次。
此刻她擰著眉頭,神情難看,臉色逐漸沉了下來,思緒慢慢飄遠。
貞潔牌坊上確實沒有任何一個女性的名字。
對于女性名字的指代,只不過是某某氏草草帶過。
至于上面究竟隱含了多少類多少血,卻是不得而知。
“我叫陳妙。”
陳妙靜靜的看著沈迎霜,她這個陳,是隨父姓的,因著時間太過于久遠,她其實也不太記得自己的母親究竟姓什么了。
“我是陳家三小姐。”
陳妙慢慢的垂下了頭,將一個壓抑而沉重的故事娓娓道來。
……
陳妙的兩個姐姐都嫁給了將軍。
只是可惜,兩位姐姐的丈夫均戰死沙場。
按照當時的律令,其實陳妙的兩個姐姐是可以改嫁的,至少陳妙兩位姐姐的婆母都不反對她們再嫁。
但陳妙的兩個姐姐真真是大家閨秀。
從小就熟讀女德女戒,這二人聽著烈女傳長大,守著三綱五常,遵從三從四德。
丈夫戰死沙場后,二人自覺為夫守貞。
每日只躲在一個佛堂中,不問世事。
若是有人要勸一句她們嫁人,她們則是能拔下簪子以死相逼的。
這兩位的事跡不知道怎么回事,傳到了太后耳朵里。
太后聽了,頗為動容,一時之間想要嘉獎,卻不知該如何嘉獎。
這個時候,太后娘娘身邊的太監總管便出了個主意。
“太后娘娘,依奴才看,這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貞潔烈婦。若是旁的金銀玉器賜下來,少不得折辱她二人,倒不如賜一塊貞潔牌坊,有您的表彰,比什么賞賜都更為榮耀。”
太后細細算來,也覺得此話甚是有理。
表彰男人的方法多的是。
表彰女子的卻少之又少,無非就是賜下誥命。
亦或者是賞金銀珠寶,總歸是賞些女兒家喜歡的東西。
但這些又怎么能算榮耀加身?
似乎,確實沒有什么,比一塊貞潔牌坊更能證明她們自身的價值了。
于是太后便賜了陳妙的兩個姐姐貞節牌坊,又省下了金銀首飾若干。
但陳妙的兩個姐姐不愧是貞烈節婦,抱著那貞潔牌坊,哭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至于那些金銀珠寶——
陳妙不知道是怎么處理的。
她只知道外頭的傳言是,陳家兩位女眷,不忍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又覺得既然以喪夫,再佩戴這些也毫無意義。
只將太后的賞賜充入公中。
也算是為死去的夫君出了一份力。
這樣的事跡一傳出來,世人對陳家女,愈發贊揚。
那時甚至秀才做打油詩。
——好男不娶陳家女,縱得功名也枉然。
似乎陳家那兩個女兒,一時之間就成了所有女子的表率,成了女子中的標桿。
陳家兒郎,似乎也因陳家女眷,而在仕途上走得更順了。
那時陳妙只是覺得自己的兩個姐姐有點傻。
她哪里能想到,在此之后不久,吹到陳家兩位姐姐身上的風,就再次落到了她身上。
陳妙成婚兩年后,她的夫君因病去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