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龍國三億在校學生和兩億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殘疾人算在其中了嗎?”
“應該是算在內的,不然十一億人月收入不足一百歐元,那怎么可能!”
“不對啊,我上周剛剛免簽去了龍國,那邊這種路邊攤完全就是特色小吃,有錢人也很喜歡吃這些!”……
正在觀看這名法蘭西記者采訪的國外網民們,望著色澤飽滿在餅鐺上滋滋冒煙的手抓餅,好奇敲擊鍵盤討論道。
感嘆龍國物價便宜的同時,也好奇自家這個記者所說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些來過龍國的國外網民,則是立刻化身正義使者,在彈幕中反駁起來。
眼看道理越辯越明。
又有不少來過龍國的國外網民出面科普。
所討論的話題也逐漸脫離了自己控制。
埃里克又急忙示意鏡頭對準正在里面穿圍裙攤煎餅的大媽,試圖用采訪方式轉移眾人視線。
隨后他用不甚流利的普通話問道:“你好,請問阿姨你在這座城市住在哪里?”
“就在附近啊,出攤也方便,換上衣服就來了。”
在電視臺附近見多了外國人的大媽一邊攤著煎餅一邊笑呵呵說道。
“是租房子住嗎?這里的租金會不會很貴?”
記者埃里克繼續引誘著問道。
“不不不,我可不租房,我還往外租房呢。”
阿姨抬起頭看了這個洋記者一眼,連連擺手說道。
“……”
大媽一句繞口令直接將這名法新社記者cpu險些干冒煙。
“您的意思是,您住在自己房子里?”
不甘心的埃里克繼續問道。
“是啊,我家三套房呢,在這一片還算少的。”
“我住一套,一套給兒子,另外一套租出去。”
“我兒子也開了個煎餅店,靠著賣煎餅在沙市自己也買了兩套房呢。”
大媽笑著說道,語氣里有著掩飾不住的自豪。
“靠著賣煎餅,買了兩套房?是那種鄉下茅屋嗎?”
一心想抹黑的埃里克有些被說暈了。
“什么茅屋啊,就是這種單元樓,看到沒有,也不大,一套一百來平吧,現在房價降了,一套也就能賣個兩三百來萬。”
“我兒子有頭腦,會選地方,生意比我好多了。”
“我一個月也就掙個一兩萬的辛苦錢,他雇人賺的比我多好幾倍。”
聽到對方稱自己兒子買的房子是茅屋,大媽立馬不樂意了,板著臉糾正說道。
“呃……”
“賣煎餅買了兩套房,月薪一兩萬……”
大媽幾句話,頓時給這名高鼻梁的記者整沉默了。
自己剛才還在宣傳這些賣煎餅的攤販住不起樓房,蝸居在政府廉價公租房里。
結果人手兩套房,而且月入好幾萬,比自己工資薪水都高!
這段要是是翻譯成英文法文播出去。
估計本國民眾還以為自己是龍國文宣部派出去的宣傳記者呢!
“怎么回事,為什么埃里克不說話了。”
“有誰能聽懂華語,快翻譯一下。”
“哈哈哈,埃里克這下撞到槍口上了。”
“他想問這位中年婦女是不是租住在貧民區廉租房里,結果人家有三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