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終究是幸運的,至少他逃了出去。
當然,其實就算被抓,他也死不掉就是了。
畢竟劉禪在開戰前交代過,夏侯霸、夏侯儒等盡量活捉。
沾親帶故的,能抓活的還是盡量抓活的。
王平當然是想抓住夏侯霸,只可惜當時他沒有找到足夠的船只。
沿渭水搜捕了三四十里,卻沒能找到夏侯霸。
被殺死或淹死的魏軍尸體倒是有不少,王平俘虜了一千多人的活口帶了回去。
回到原屬于曹真的渭北大營,此時這里已經被漢軍占領。
吳懿部向北追擊,美陽、杜陽兩地投降,前鋒正繼續向漆縣前進。
王連部則是向東掃蕩,前往占領左扶風的治所槐里。
劉禪聽聞走了夏侯霸,多少覺得有些可惜。
今日錯過,恐怕意味著夏侯霸此世都與大漢無緣了。
這個夏侯霸雖說還沒成長起來,但劉禪知道他有成為一代名將的潛質。
即便自己不能用之,被曹魏用了里外算賬也是大漢的一筆損失。
相比于幾乎空軍了的王平,孟獲那邊卻是收獲滿滿,當真稱得上是一員福將。
孟獲現在的官職是御史中丞兼任虎步督(朝廷沒設御史大夫,中丞便是御史臺長官)。
此次打仗,劉禪雖沒有行臺之名,卻有行臺之實。
除了尚書臺留在成都處理日常政務維持朝廷基本運轉外,諸葛亮的丞相府搬到了前線,御史臺、軍機臺都搬到了漢中南鄭。
各官署都以行臺征戰為核心展開工作。
其中黃權在漢中主持局面,而孟獲則被調到前線領兵。
哪有那么多腐敗分子,現在劉禪也不需要發起什么政斗,所以御史臺本就很清閑。
孟獲就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即可。
這一次,他就順利咬住毌丘儉的尾巴,截住了數千魏軍,一番戰斗后迫使其大部分投降。
并且抓住了為毌丘儉殿后的魏將胡遵,以及一個叫司馬昭魏國普通公子。
劉禪對前者只是微微點頭,當聽到后者名字的時候,手里的毛筆驚得掉在桌案上,墨水弄污了紙張。
與劉禪相反,司馬昭身上沒有官職也沒有爵位,孟獲和諸將都不怎么在意,他們更加關注被抓的胡遵。
因為親征涼州,劉禪也親力親為的熟悉了很多涼州方面的情報。
這個胡遵出自涼州安定郡臨涇縣,才兼文武,聞名鄉里。
可惜在漢軍光復涼州之前,他就被魏涼州刺史張既以禮征辟入仕。
今任偏將軍,張既亡于漢軍手中后,他立刻找了新的靠山。
在魏國內部的政治站隊已經站在了司馬家,幾乎以門生的身份與司馬懿共進退。
從孟獲的匯報中,劉禪得知這位胡遵并沒有進行太激烈的抵抗就投降了。
而且比較配合俘虜工作,仿佛是有意為朝廷效力的樣子。
因此孟獲建議劉禪接見招攬一番。
劉禪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只是回他一句‘知道了’。
孟獲這家伙,總是希望劉禪多招募一些俘虜入朝廷,好像他的身份能借此水漲船高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