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思考,司馬懿的十五歲次子,又不是什么領兵將軍,還沒有官職。
頂多是跟著司馬懿協助些瑣事,正常情況下,在戰場上被自己俘虜的幾率應該是萬中無一。
可是,事實上他就是被俘虜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劉禪思緒萬千,想到很多種可能,比如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或者司馬懿想做什么交易。
也排除了很多可能,比如對方總不至于想要當街捅死自己吧。
因此劉禪沒有直接接見被俘的二人,而是先找諸葛亮商量一番。
諸葛亮表示司馬懿的名聲他聽過,司馬八達,河內名士,亦是曹魏朝廷中最需要重視的幾人之一。
劉禪卻說司馬懿堪稱冢虎,‘之一’一詞可以去掉。
丞相你是臥龍,當今天下在世的王佐之才,也就你們兩人了,所以絕不可低估此人。
聞言,諸葛亮先是笑稱太子謬贊,隨后面色嚴肅道:“若以太子之警惕度之,此人之次子被擒,當是其故意謀劃。”
“臣以為,太子可善待之,以美酒美食供給,但不與之談論正事,亦不限制他的活動,待其焦急,意欲何為便水落石出。”
劉禪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隨后接見了胡遵,沒有召見司馬昭。
胡遵率先對劉禪光復涼州的時候,對安定郡保全之事表達了感謝。
雖然劉禪本來沒打算保全,當時是安定郡自己投的,但事實就是那樣,所以劉禪也接了他的感謝。
胡遵想要投效的意思太明顯了,不過此事用不著劉禪親自開口。
主要還是對方的資格不夠讓皇太子親自出面招攬。
于是,諸葛亮代為出面,問了句‘將軍豈愿匡扶漢室乎?’
然后胡遵納頭便拜,口稱愿為朝廷戴罪立功。
可是這么順暢投降的人,忠誠度無法保證,劉禪愿意收用,卻不愿意留在身邊。
于是劉禪決定將他放遠點。
便讓他官復原職,以偏將軍的身份去涼州北地郡李軌麾下任職。
胡遵文武兼備,但單從武的方面講,他打不過李軌,更重要的是讓他遠離曹魏。
隨后,其果然主動提起了司馬昭的事情,言說此人是司馬懿愛子,暗示劉禪可以善用之。
劉禪笑著表示自己自有定奪,便不再提此事。
胡遵也只好識趣的退下,至于司馬昭,則是送去成都晾著。
對胡遵的安排公布了之后,眾將已經自發的聚集到了劉禪的中軍大帳外。
畢竟……這最后一批俘虜也處理完,此戰便正式有了首尾,有些事情也該說了。
張飛本來想拉著諸葛亮直接進去,被后者勸住。
見此魏延、趙云以下全都乖乖的帳外站定。
君主可以平易近人,但臣子要恪守分寸,諸葛亮的言行舉止當真無可挑剔。
隨后,參軍譙周和鄧艾出帳,對張飛等人一一行禮。
之后便當眾宣布了一些決定。
張飛因為破陽遂、誅傅干、降王基有功,上表請以太尉酬。
上表請不過是給老劉面子的說法,打報告和批條子的都是劉禪,實際上就是拜任。
諸葛亮統兵有方,前期總攬戰事,盡職盡責,兼領司隸校尉之職,并晉爵武鄉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