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曹睿暗中命人備干草、魚脂。
見此情景,劉曄很快便察覺到了曹睿的意圖。
“殿下要舍棄潼關?”
曹睿沒有回答,反問道:“劉侍中以為,這里還能守嗎?”
聞言,劉曄也是一時語塞。
不給援軍,讓人死守潼關的意義就算不上多大,甚至可以算是要借刀殺人。
潼關是一個巨大的坑,然而曹魏已經抽不住任何資源來填滿他。
現在放棄,還能將這里的人馬和物資挽救回一部分。
否則士氣一崩,所有東西就都會落到漢軍手中。
因此劉曄不再勸阻,而是從旁協助曹睿。
接下來七天時間里,漢軍一直在高士氣的輪番攻打潼關。
到最后,甚至有士兵已經能登上城墻。
當天夜里,潼關方向燃起熊熊大火。
第二天漢軍進攻的時候幾乎沒遭受多少抵抗,輕易的將潼關奪了下來。
留下來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殘,而守將只是曹睿親自敷藥療傷提拔的一個小將。
漢軍確實攻下了潼關,占住了關中門戶。
漢軍將士們當然欣喜,不過這并沒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從劉禪大軍壓過來的時候,漢魏雙方幾乎所有人都有這個心理預期。
那就是潼關守不住,一定會被漢軍拿下。
說實話,如果不是曹睿對底層的士卒輔兵有較大的凝聚力。
再加上毌丘儉、曹爽、夏侯霸的鼎力支持,潼關守軍早就一哄而散了。
曹睿的努力,也只是讓劉禪前進的腳步多停下了十余天而已。
如今,東邊的函谷關因為河道易位,此時已經沒有先秦時期那么重要的軍事防御價值。
即便不去強行攻打,也能繞過去。
真要是有一伙魏軍守在那里,其作用跟守街亭的時候上山扎營也算是異曲同工了。
如此一來,漢軍其實已經可以走崤函通道直接東出。
“可惜,沒能在這里消滅曹睿。”
劉禪登上城頭,感慨的同時也發現,風陵渡口竟然已經被燒毀。
關中與河東的重要交通渠道被毀,想要收復河東地區,要么是強渡蒲坂,要么是自己投錢將風陵渡重新修建。
而河對面,似乎有一支魏軍人馬在留守,如此來看,重修風陵渡顯然是有較大難度的。
龍門渡也行,但就是太靠北,對后勤的壓力大。
在將龍門渡奪到自己手里之前,制水權不在自己手里。
再加上夏季雨水加多,龍門渡的難度是比蒲坂要大一些的。
蒲坂也不是什么好走的路,當年曹操也是偷渡的。
而現在既然有夏侯霸在守那里,而這位顯然是會十分盡職盡責防守的主。
以張飛看住蒲坂、龍門兩渡口,自己這邊不主動強攻,也不能讓對面侵擾關中。
讓王連守住潼關,并嘗試重修風陵渡,讓趙云為先頭部隊去攻占務鄉、弘農、陜縣,為接下來的東出做準備。
在趙云打開局面之前,劉禪先駐足在潼關。
為關中正在進行的浩大而又敏感的土地改革,也就是整編軍隊與度田授田等事進行指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