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時候,秋意已經濃郁起來,天空湛藍如洗,偶爾飄過幾朵潔白的云彩。
諸葛亮帶著自己的幽并大都督指揮部,一路風塵仆仆地趕了七八天的路,終于抵達了安邑城。
當他們進入城門時,城中的百姓和士兵們無不竭誠歡迎。
這座城市因為諸葛亮的到來,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由原來面臨生存危機的城池變成了接下來指畫江山的重要中心。
進城后不久,身材高大威猛,神情嚴肅認真的虎賁中郎將糜威,便立刻上手接管處理城中的防務事宜。
糜威登上城墻,極目遠眺。
只見城外不遠處,一支軍隊整齊地排列著,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旗面上繡著“奉義將軍姜”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這支軍隊軍容嚴整,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盔甲鮮明,兵器閃爍著寒光。
他們的隊列井然有序,行動統一協調,一看就知道是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
而且軍中的旌旗隨風飄揚,色彩鮮艷奪,整個場面顯得威風凜凜,氣勢磅礴。
看到這樣的景象,糜威忍不住微微抿起嘴唇。
他心中一半是欣喜,另一半則是有些嫉妒。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復雜的情緒,全是因為這位奉義將軍姜維剛剛打了一場漂亮的大勝仗。
就在數日之前,右軍督吳班率領大軍成功地攻占了安邑城。
隨后,他迅速將戰況向后方的帥帳作了詳細匯報。
在這期間,魏將夏侯霸率領著麾下數千名,從遠方疾馳來到安邑城外。
他與吳班雙方出發的時間有所不同,但到達安邑城的時間卻僅僅相差不到兩天,確切地說只有一天多一點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當時的安邑城能夠再堅持抵抗漢軍兩天而拒不投降的話,那么整個局勢就極有可能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和轉折。
此時此刻對于漢軍而言,所處的形勢可謂是相當有利,但倘若真的有所轉變,那么這種改變大概率將會朝著不利于漢軍的方向發展。
正因如此,當時吳班站在城頭遠遠地望見那支軍隊揚起滾滾塵土之時,內心深處不由自主地暗自感到慶幸不已。
對面的魏軍此次乃是輕裝簡行,行進速度快,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吳班在最初的時刻并未能及時察覺到來者竟然是夏侯霸。
他誤以為這不知從何處趕來支援安邑的乃是另一支新的魏軍生力軍。
所以,起初他并不敢貿然采取行動。
這支魏軍數量不菲,約有三四千人之多。
當然,這不足以讓人畏懼,但是卻會惋惜,畢竟這是三四千的軍功人頭啊。
望著那洶涌而至的敵軍,吳班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深深的遺憾之情。
畢竟自己所統領的部下們,同樣也是剛剛歷經了一場漫長而又疲憊不堪的奔襲,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都已經消耗巨大。
如果此時不顧一切地沖動地沖向這支敵軍與之展開正面交鋒,先暫且不論最終的勝負結果難以預料。
恐怕有可能會導致原本已經被漢軍掌控在手的安邑城再度易主落入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