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擁有了這些先進的裝備改良技術,也難以挽回頹勢。
特別是曹叡所控制的區域根本不產馬,馬匹資源匱乏,幾乎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騎兵建設。
倘若強行推行這些技術,不僅魏軍自身難以從中獲得顯著益處,反而會令周邊的胡人部落實力大增。
要知道,這些胡人最為擅長的便是搶奪鄰近勢力的領土和資源。
而讓人感到無奈的是,大魏所處之地緊鄰胡人聚居區,而漢勢力則相對較遠。
即使派出大量細作深入涼州境內,試圖向當地的羌人和氐人傳播這些先進裝備,并煽動他們發動叛亂,屢次三番最后也都成了徒勞無功。
曹魏的高層們絲毫沒有察覺到,漢朝廷對于涼州地區的統治模式如何的強大且有效,實現了強有力的實際控制權。
這與他們曹魏當年所采用的放養式管理截然不同。
早在最初的時候,劉禪便憑借著漢軍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這一威勢做后盾,派來大量的基層官吏,逐步在當地確立起了漢朝廷有序的統治秩序。
涼州各級官府在建立之初便通過一系列手段,直接掌控了將近八成的漢族人口。
不僅如此,就連那余下的兩成隱匿戶口的豪強勢力也未能、也不敢逃脫朝廷的手掌心,被順利吸納。
然而,對待那些與之有所接觸的胡人部落時,情況則有所不同。
除非這些胡人部落能夠提前表明其歸順和投靠之意,否則劉禪絕不會手下留情。
對于其余的胡人部落,只要有機會剿滅,他絕不放過。
就這樣,當這場漫長的戰爭落下帷幕之際,自東漢建立以來都少見的一幕出現了。
超過三分之一的胡人部落已然土崩瓦解。
眾多大小首領慘死于刀下,整個部落的組織架構徹底崩潰。
原本自由自在的牧民們如今也都被編入戶籍,成為一戶戶普通的漢朝順民,接受地方官府的嚴格管轄。
從此之后,他們不再是四處游牧、居無定所的胡人,而是擁有固定牧場、居住地和身份的漢朝子民。
并且,劉禪自始至終都未曾對這些胡人抱有絲毫信任之意。
正因如此,他在涼州地區所做出的軍事部署于平叛一事之上可謂是深思熟慮。
涼州本地的漢軍將士們對于當地胡人叛亂之事竟是喜聞樂見。
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有機會挺身而出前去平定叛亂,并以敵人的首級來換取赫赫戰功與榮耀加身。
而每當戰事結束之后,當地官府便會接手被俘獲的胡人,將其分散開來并納入己方的統治體系之中。
長此以往,時至如今,州級、郡縣級的官府已然近乎掌控了整個涼州近乎所有的農業人口。
三分之二的牧民人口亦被其所牢牢握在手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剩余的那部分胡人愈發難以被煽動起來發動叛亂了。
面對此情此景,不單是曹魏一方為此扼腕嘆息,實際上就連劉禪本人也不禁為之扼腕嘆息。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