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們,往往有著無比辛酸的幼年經歷,當他們回首往事時,總會淚眼唏噓,“哎,說多了都是淚啊”
朱溫也是如此,原本就掙扎在社會底層的他,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入了人間地獄。
對于這段故事,史料的記載簡單而明確
“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攜養寄于蕭縣人劉崇之家。”舊五代史梁書太祖本紀
“誠卒,三子貧,不能為生,與其母傭食蕭縣人劉崇家。”新五代史梁本紀
蕭縣劉崇,是朱溫母親王氏的發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迫于生計,在朱誠死后,王氏拖家帶口,投奔到劉崇家中,開啟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劉崇在徐州做“錄事”,主要負責政府內的檔案文書等工作,非國家正式公務員,用今天的話說,臨時工。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
朱溫的母親王氏,就在劉崇家做些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的活計,頂一個女傭;朱氏三兄弟也年輕力壯,可以分擔些臟活、苦活、重活,頂三個長工。兩家人相濡以沫。
街坊鄰居當然少不了閑言碎語,背后戳脊梁骨,說劉崇與王氏之間必然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對于這些風言風語,老實木訥的老大朱全昱選擇了隱忍,就當沒聽見吧,混口飯吃不容易;老二朱存和老三朱溫就忍不了,十五六歲的愣頭青,正是不知天高地厚、下手沒個輕重的年紀,一言不合就開打。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虧。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存、溫勇有力,而溫尤兇悍。”新五代史
“帝朱溫既壯,不事生業,以雄勇自負,里人多厭之。”舊五代史
朱溫游手好閑,不愛勞作,就愛打架斗毆,也好賭博,典型的村霸地痞流氓。
這里需要簡單說明一下,舊五代史是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而新五代史是歐陽修自撰的。歐陽修,不用多做介紹,“唐宋八大家”之一。
既然宋太祖已經讓史官編修了前朝史書,歐陽修為何還要來個“歐陽修版”的同時期史書呢
五代史記序中給出了答案“史官秉筆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無窮,道學不足以繼述作廬陵歐陽公,慨然以自任,蓋潛心累年而后成書,其事跡實錄,詳于舊記,而褒貶義例,仰師春秋”
修爺直言不諱,爺我就是看不上史官們的成果,于是另起爐灶。我修爺“唐宋八大家”之一,服你們哼哼,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