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貞登基后,李延光以其出色的才華被推薦到宮中做演講侍講禁中,接觸到了朱友貞。隨后,李延光在朱友貞面前竭力盛贊李愚的才學,并且強調李愚不僅才學出眾,更是品格高尚,深有史魚、蘧瑗音同“渠愿”之風。
史魚,春秋時衛國大夫,耿直中正,留下“尸諫”的典故,孔子都為他點贊,并轉發評論道“直哉史魚”鋼鐵直男界的祖師爺;
蘧瑗,春秋時衛國大夫,道德模范,孔子的朋友,位居孔廟東廡之首。
以史魚、蘧瑗來形容他,可見李愚的人品。
在李延光竭盡全力地安利之下,朱友貞終于召見了傳說中的道德楷模、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純粹的、反三俗的大才子李愚。
面試的結果令朱友貞非常滿意,立刻將李愚提拔為左拾遺,官雖然不大,但也是直接進中央。不久之后,李愚火箭提拔,最終進入崇政院原樞密院,成為李振等人的副手。
至此,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來,李愚全方位符合朱友貞的用人標準出身寒微,非名門望族之后,沒有高門大姓的加持,在朝中沒根基、沒背景、沒靠山,底子清白的“三無”產品;有學問,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負,建設和諧社會的“四有”青年。
李愚就是朱友貞要找的政治花瓶。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畜無害的李愚,竟也因一點小事而遭排擠,罷出朝廷。
事情是這樣的某日,衡王朱友諒入朝,李振等人急忙起身跪拜請安,唯獨李愚挺身而立,只是長長地作了一個揖。
朱友貞責備李愚失禮。
李愚不卑不亢,反問“請問陛下,我失何禮”
堂堂天子竟被當面頂撞,朱友貞非常不高興,說道“衡王,是朕的兄長,連朕都要致拜。崇政院使李振,你的頂頭司,他也要畢恭畢敬地跪拜。你咋就這么傲慢無禮”
李愚的耿直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不畏強權,跟皇抗辯道“陛下拜衡王,是家人禮。李振等是陛下私臣。而我居朝堂,是國家公職人員,且與衡王素無私交,于公于私,我都無跪拜之禮。我不是阿諛諂媚之徒”
“大膽”
朱友貞撕下了禮賢下士的虛偽面具。只因李愚不肯跪拜朱友諒,朱友貞就將他貶官外放到鄧州。
喜歡五代十國往事五代十國往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