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鄩的勸降雖然沒有成功,但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前文說過,朱友謙及其親信多次產生動搖,想要重回后梁懷抱,最終決定采取觀望態度,要依據后梁和河東的戰場表現來用腳投票。
而戰場,由于尹皓、溫韜、段凝及其背后的“外戚幫”從中作梗尹皓、段凝素忌鄩功,這才使得戰場失利,繼而導致朱友謙徹底倒向河東。
所以說,河中戰場的失敗,“外戚幫”還是要承擔主要責任。然而他們再一次甩鍋給劉鄩。
劉鄩深知“外戚幫”蘊含的能量,也知道與之較量的悲慘結局,于是聲稱患病不能履職,主動辭去一切職務,交出一切兵權。在政治斗爭中,劉鄩向“外戚幫”全面投降,只求能保留一條活命。
他還是沒有完全認清“外戚幫”的殘忍兇險,高估了他們的道德底線。
朝廷下令,既然您有病了,那政府豈能坐視不管來西都洛陽吧,請名醫幫你治病。
這位“名醫”是“治愈大師”張全義,他的良藥是毒酒。
一代名將、“一步百計”的劉鄩,就這樣被朝廷鴆殺。
2,張萬進。
兗州張萬進聯淮降晉,叛梁謀反,也不能算是意外事件,它也有來龍去脈。張萬進之所以謀反,“外戚幫”做了不朽的貢獻。
張萬進原為幽州劉守光部將,劉守光囚父篡幽州后,留下兒子劉繼威鎮守滄州,以張萬進佐之。劉繼威貪暴不仁、好色成性,入張萬進家不可描述其妻女。張萬進遂發動兵變,殺死劉繼威,并同時向后梁、河東表示投降。
之后楊師厚威震河朔,與劉守奇乘勝東進,兵臨滄州城下,張萬進驚懼不已,于是主動交出滄州,請求入朝安置。楊師厚表奏其為青州平盧軍節度使,后改兗州泰寧軍節度使。
楊師厚死后,張萬進在后梁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又位列藩鎮,居于重鎮兗州,故而淪為“外戚幫”的自動提款機。“外戚幫”向他大肆索賄,敲詐勒索,使得張萬進苦不堪言。
當時,李存勖親往楊劉前線勞軍,駕舟探測黃河水位,發現水深僅僅才沒過脖子,于是親自帶隊徒步蹚水強渡黃河,擊敗了后梁大將謝彥章。隨后,李存勖征調境內全部武裝力量,在魏州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軍威浩大。
張萬進得到河東軍即將發動總攻的消息后,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于是派人聯絡李存勖,表示自己愿意獻城投降。
于是,這才有了麻家渡對峙和胡柳陂之戰。
張萬進據兗州而叛,雖然很快就被劉鄩平定,但它使得河東軍把前沿陣地從楊劉推進到麻家渡,繼而推進到德勝夾城。
而這一切,也都是“外戚幫”的勞動成果。
3,謝彥章
后梁的“絕代雙驕”賀瑰、謝彥章,分別是后梁的國服步兵、國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