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土塔吊自然趙孟啟催生的,所用的也就是杠桿和滑輪原理,宋人本就有這方面的應用,造起來也不難。
棧橋中間鋪著裹著鐵皮的硬木軌道,特制的運輸車在上面行駛能省很多力,用一頭牛拉個三五千斤是輕輕松松。
按說,這應該是大宋目前條件最好、最方便的碼頭了,但所有泊位都是空蕩蕩的,似乎很蕭條,如果不看岸邊烏泱泱人群的話。
見此情形,船上的趙孟啟很是愕然。
錢朵更是驚訝著,“怎么會有這么多人,怕不是半個臨安的人都來了吧。”
半個臨安那實在太夸張了,兩三萬人絕對是有的。
“他們是來迎接我們的么?”
趙菫忽閃著大眼睛,臉上只是好奇,不再像大半年前那樣局促不安。
趙孟啟蹙著眉,“接肯定是接我們的,只是……”
只是有些不對勁,迎接一個在外面游玩了半年的皇子,用得著這么大陣仗?
帶著疑惑,趙孟啟的座船駛向灣岸中心,直接靠上堤岸。
這里被禁軍隔出了一片比較大的空地,幾十個官員模樣的人正等候著。
常庚領著東五班禁衛先下船,設置警戒。
趙孟啟看到岸上這架勢,明顯是官方舉動,便讓幾個小娘子先在船上等等,自己與江萬里一同上岸。
等他走到離官員班列還有三丈時,所有官員齊齊揖手一拜,唬得他身后兩步的江萬里趕忙往邊上閃躲。
“臣等恭迎燕王殿下,伏請德安。”
滿頭霧水的趙孟啟揖手回禮,“小王安,諸卿平身。”
禮節完畢,位于官員最前排的吏部侍郎楊棟,從邊上書吏端著的托盤中取過一封詔書。
“上有旨,宣與燕王聽。”
這封詔書有點長,抬頭過后,就是趙孟啟那一長串的官銜,甚至都沒法一口氣念完。
內容的大概意思就是,趙孟啟這半年間立下許多功勞,滅叛軍、抗洪災、退颶風、解糧荒、修水利、安民生、行經界、興工商、振經濟等等,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大功于社稷,老趙很高興,為兒子感到無比驕傲,巴拉巴拉的。
于是老趙經過慎重考慮之后,決定盡快給兒子娶媳婦,等成親之后,便正式舉行立儲典禮。
趙孟啟聽完有些暈,原來不知不覺自己立了這么多大功?
可是,就算真的沒有其他方式來封賞自己,也沒必要自己剛到臨安就急吼吼宣布要立自己為太子吧?
老趙這是想干嘛?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