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他是打算溫水煮青蛙,一小片一小片地方的實施,如此即便發生意外,也能控制在有限范圍內,可以妥善處置。
說難聽點,就算一州豪強全部造反,趙孟啟也有信心把他們都鏟平。
可這群青蛙遠比他想的要敏銳得多,并沒打算事到臨頭了再反應,并且知道他不好對付,于是什么小動作啊,試探啊,談判啊,都沒有,而是抽冷子玩了一把大的。
現在想想,這種以地方挾持中樞的事看起來很匪夷所思,但確實又是這些人能干得出來的。
歷史上的二十多年后,蒲壽庚這個異族人掌控了泉州,并屠殺鏟除抗元、宗室這二股勢力而降元。
這看似蒲壽庚一人一姓的無恥行徑,其實卻是地方勢力的集體選擇,在這些人眼中,個人、家族的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國家民族什么的,就如草紙一般,用完就丟。
這一次,也不知道他們處心積慮謀劃了多久,但下手的時機卻選得很精準,挖好了坑,就等著趙孟啟自己往里跳了。
就算趙孟啟不愿意跳,他們也絕對有辦法把趙孟啟推進坑中。
馬車載著趙孟啟進入臨安城,不久便拐到了御街上,外面傳來奇怪的賣報聲,不是報童那種清脆,而是成人的嘶吼。
“賣報啰,只要一文錢,就能知曉天下大事!”
“最新急報,福建全境發生暴亂,多個州縣都被亂民賊軍攻陷,十萬亂賊來勢洶洶,衢州處州大危!”
“十萬火急十萬火急!朝廷若是處置不當,社稷不保!”
“危難時刻,惟有燕王殿下可為擎天之柱!”
“據有識之士分析,官家年老,宰執綿軟,面對危局恐難有作為,此時急需英明神武之人主政,方可拯救萬民!”
這一句句話鉆入趙孟啟耳朵中后,讓他更加肯定,這一切就是沖著自己來的。
隨即,他吩咐隨行侍衛去買一份小報,結果侍衛帶回了四五份不同的。
趙孟啟也不意外,只是無語地搖了搖頭。
變革從來都不是容易地,不管原先的東西多么不好,想將其替換,就會傷害既得利益者,使他們成為你的敵人。
其實就拿這個報紙產業來說,趙孟啟也不是沒有給相關從業人員以后路,比如攤販可以轉售天下日報,工匠可以前往新城的那些工坊中就業。
而報坊的東主,基本都是有產人士,要轉行也不是沒有辦法,但恰恰是這些人最不愿意改變。
至于那些報探們,本來就是通過違規違法的行為來獲利,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都是放他們一馬了。
心中感嘆著,趙孟啟草草瀏覽完了這些小報。
不能算全是胡說八道,卻七分真三分假,把朝廷面臨的問題,各地的情況等等發布出來,這并沒有什么,反正天下日報也有相關報道,可小報上面就巧妙的加以夸張,再以一些似是而非、頭頭是道地評論分析,營造出社稷搖搖欲墜之感。
它們的主題似乎只有一個,‘燕王不出,天下何安?’
乍看起來,好像是燕王在給自己造勢,甚至隱隱有將要搶班奪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