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蒙古在大理方面的統帥兀良合臺,去年帶著被俘后投降的大理國王段興智,和他叔父段信苴福等人,北返蒙廷拜見蒙哥。
兀良合臺受到封賞,晉升大元帥,返回大理坐鎮。
原大理國地區并入蒙古版圖,仍由段興智統治各部蠻族,段信苴福管轄軍隊。
段興智為了表現對蒙古的忠心,把日常政務交給弟弟段信苴日打理。
他自己則和段信苴福率領兩萬蠻族軍隊,指引和隨同兀良合臺繼續討伐周邊仍在抵抗的各部。
直白說,就是帶路黨和皇協軍……
月前,兀良合臺剛結束對烏蠻的征討,就派出了兩名使者,去招降安南國。
應該不日就會到達安南國都升龍城。
趙孟啟看完這個情報,眸中閃過精光,終于來了。
如無意外,安南國應該會拒絕這次招降。
就算有萬一也無妨,費點手腳,做了那兩個蒙古使者就行。
不過,以現在這個安南王的性格,多半是不會把蒙古人放在眼里的。
實際上,也沒怎么把趙孟啟放在眼里。
一個月前,趙孟啟給安南王寫了一封信。
大致內容是,故意以較為傲慢的態度,質問安南數年前入侵占城之事。
正告安南以后不得再隨意侵犯鄰國,并要求安南撤除在占城邊界布置的重兵。
以及歸還當時掠走的占城王后和臣民人等。
然后命安南王來瓊州覲見他這個大宋燕王。
安南自陳氏代李之后,恢復了在李朝時中斷了三十多年的對宋通使。
起碼從表面上看來,對宋朝還算是恭謹的。
雙方的交流雖然比較形式化,沒什么實質,但總體還是友好的。
突然接到燕王的信,看完就有點懵。
這燕王是吃飽了撐的么?
幾年前的事你還跑來問?
何況占城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啊,以前經常搶掠安南沿海居民。
聽說前段時間,你宋朝的商船也被搶了啊。
怎么你燕王現在倒是提占城伸張正義起來了?
雖然有些搞不懂,但安南王還是如例行公事般回了信。
趙孟啟在占城搞出那么大動靜,安南王多少也聽說了一些。
知道大宋燕王帶著幾萬軍隊在周邊晃蕩,有點忌憚,但不多。
給趙孟啟的回信,語氣還算謙卑,但謝絕了和燕王見面的要求。
至于解釋,無非就是述說占城的罪狀,自家只是教訓教訓云云……
總之就是不咸不淡,也不提撤不撤兵,和歸還人員的事。
趙孟啟看了直撇嘴,果然沒把宗主國當回事。
不過也不奇怪,安南王關起門來是稱皇帝的,自大得很。
就現在這安南王,給趙孟啟的信上署名是陳光昺,實際卻取名陳煚。
日巨火……
和武曌的日月空有得一比。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