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才生氣那位笑道:“快說,快說,說得好了,自然不罰你。”
程平指著那道涼拌藕片笑道:“因荷而得藕,”又指著剛才惹禍的八寶羹道,“有杏不需梅。”2說完便叉手而立。
“因荷而得藕”諧音“因何而得偶”,下句“有杏不需梅”諧音“有幸不需媒”,用典是《詩經豳風》“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整個對仗,仿若一個問“你是怎么娶媳婦的?”另一個回答“幸運即可,何需媒人?”——事實上這原本就是明朝宰相李賢與禮部右侍郎程敏政一對未來翁婿的戲作,人家有情境,自然貼切,程平應急拽過來,沒情沒境,也只能當個文字游戲——還是人家嚼了剩下的。
幾個人想了想,突然爆笑,就連陸允明眼睛也瞇起來。
之前生氣那位笑得拍大腿:“等圣人給我指婚的時候,我便用你這個令兒回他。”
程平假笑著看他一眼,嘿,失敬,原來竟是位自由戀愛先驅。
陸允明卻“嗤”地笑了,對那郎君道:“年紀輕輕,想得倒多。”眼梢看的卻是程平。
程平想起兩次偶遇陸侍郎與女郎們的糾葛,不由得咽口唾沫,天地良心,我真的沒諷刺你,親!我就是想把事情糊弄過去。
之前生氣那位笑道:“怎么也比不得你啊,表兄。當年光香囊手帕便收了好幾車,至今長安仕女念著陸郎的不知還有多少,聽聞安——”
陸允明看他。
這位嘿嘿一笑,自覺地轉了話題,對程平道:“行了,饒過你了。喝了這三杯,某就不追究了。”
仆從給程平斟了三杯酒,程平都干脆利落地喝了,然后又說兩句客氣話,那郎君揮揮手,程平再次行禮,又看一眼陸允明,退了出去。
站在門外,程平舒口氣,這幫人太難伺候了,好賴糊弄了過去。
“沒想到小小酒肆竟然有這等妙人!適才陸家表兄還勸我莫要跟他們較真兒,若不較真兒,哪有這樂子?”剛才生氣那位的聲音。
程平不再聽,沒什么表情地走下樓去,阿來忙迎上來問如何了。
程平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已經了了。”
聽如此說,阿來一頓打拱作揖,恨不得五體投地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程平坐到自己的大臺子后。直到快未末,阿來才拿著乙室的單子來結賬,然后便看到陸侍郎一群人下來,后面跟著平康坊的歌舞伎們。
程平站到門口給諸位貴人行禮送行,那個之前生氣的郎君笑道:“行了,別多禮了。”說著看仆從,仆從拿出一個荷包遞給程平。
程平一愣。
仆從道:“你的令兒行得好,我家阿郎賞你的。”
程平便像別的伙計一樣行禮謝賞。
陸允明負著手等在門口,回頭恰見這一幕,他的眉毛略挑,眼中一抹怒氣。
送他們走了,程平打開荷包,是些碎銀子,算一算,竟然能比得過一個月工資了……
程平皺皺鼻子,笑一下,把荷包塞進袖囊里,又坐回臺子后,這回可以安下心理賬了。
不多時,店主人回來,聽說了這件事,又滿口地謝程平,程平謙虛地表示“這是應該的”,又交了賬,走出酒肆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