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反正學校方面已經是和星火科技方面通過氣了,這次他們要真正的打造一個創產投一體結合的科研實體。
以前那些假大空的,為了發論文而發論文的情況,在這所學校是絕對不允許出現了。
正是看到了濱城醫科大學,在國內高校圈里的異軍突起,也讓濱城理工大學看到了新的希望。
剛好最近上面也留意到了國內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而且很多國外的科技前沿領域的領軍人物,居然都是我們的大學培養出來了。
這讓高層是越發重視高校的建設,以前的傳統高校,倒也不能說一下子就拋棄了。
但要讓他們感受到壓力,那是肯定的,在培養幾條能攪局的鯰魚,那也是必須的。
必須要讓那些百年老校和名校感受到壓力,正視自己的問題了。
不能總是躺在自己的歷史功績簿上睡覺了!
而濱城醫科大學的崛起,也讓上面見到了一種全新的辦學希望。
以往我們的人才留不住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產投結合做的不好。
近些年就已經有專家指出了,我們國內高校發表的SCI雖然多,但質量實際并不咋地。
專利申請雖然已經超越了日美,但實際轉化率卻不足百分之二。
這說明什么,說明了我們的專利,大多數都是華而不實的花架子。
可人家米國的專利轉化,卻能干到驚人的百分之九十。
這尼瑪,差距簡直了……
而如果科研專利能夠轉化成實際成果,這樣科研人員才能吃到肉。
學校也能賺到經費,這樣一來,學校就可以獨立出來,不用每年光靠著國家的撥款來活著。
而最關鍵是科研人員,能夠得到實惠,吃到肉,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科研人員的熱情。
最關鍵是也能提高企業對科研,和高校的關注度。
事實上,我們的很多企業,也并不是不想轉型升級,只是不知道該怎么轉型升級而已。
而讓這些高校的實驗室,大量申請專利,然后把專利轉化成生產力,就是對那些企業最好的幫助。
而濱城醫科大學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
在崛起的這短短幾年,他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就已經大大小小申請了上百項專利。
而現在在勸業基金的幫助下,他們的各種專利,每年都會拿到在濱城舉辦的醫療博覽會上去宣講,然后拍賣。
或者是吸引投資方來入住,和研發者,以及學校三方來一起合股來搞開發。
最近幾年,就已經落地了幾十個項目,并且有十幾個孵化成功的。
甚至還有已經上科創板的企業了。
這樣的成功辦學模式,就自然吸引到了上級的關注。
而這次濱城理工大學在碳納米管芯片放面取得重大突破,上面自然也希望他們能夠在這個領域,和濱城醫科大學一樣,給全國其他的高校打個樣。
所以對濱城理工大學的科研經費,自然是有了大量的傾斜。
正是因為幾方面原因的加持下,今年的濱城理工大學是腰桿直了,脖子也硬了。
在招生分數這一塊,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直接和濱城醫科大學一樣,招生分數直接超了清北,這消息一出來,可以說的震驚了不少人。
可即便如此,卻依舊引來了無數莘莘學子們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