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動靜很快引起眾人的注意,劉醫生驚道:“鹿同志,你這、這就治好了?”
王醫生原本蹲在老鄉跟前,下一秒就出現在鹿悠悠身邊,動作之敏捷和他的年齡很不相符。
“是什么問題,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簡明扼要,直指重點,和剛剛的知心大爺不像一個人。
“觸診判斷食管異物,圓潤無棱角,經按摩食道落入胃部,后續觀察半小時無異常即可。”
王醫生詫異抬頭,明顯沒想到鹿悠悠的用詞這么專業。
他過來的時候就對兩頭牛的病情有基本判斷,小牛大概率是食管異物,這位年輕女同志不僅診斷準確,治療手法同樣準確。
讓異物順著食道下落,聽起來就像捏管子擠石頭一樣簡單,可上手了才知道,一般人連讓牛聽話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揉它喉嚨了,一個不好就是肋骨被踹斷。
王醫生一手把著牛頭,另一只手順著它下巴一直摸到腹部,又仔細觀察了一下小牛的狀態,這才點頭說道:“不錯,處理得很好,小同志很不錯。”
老同志顧不上這是不是領導內眷了,頗有種見到同道中人的欣喜。
他指了指著老牛:“你再看看這個。”
鹿悠悠很快說了自己的判斷,王醫生連連點頭,如果他長了胡子,肯定已經美滋滋地摸上了。
“設備我們有,鹿同志要不要上手試試?”
這么“樸素”的醫院竟然有設備?!
鹿悠悠滿懷驚喜地跟著王醫生來到最左邊的房間,老同志開鎖的姿勢相當鄭重,然而燈光亮起的一瞬間,她傻眼了。
只在紀錄片里出現過的古舊儀器,如果這也能算儀器的話,連名字都得從記憶里搜索才叫得出來,還不知道對不對。
那個老式相機連著手電筒一樣的東西好像是叫顯微鏡照相機?
鹿悠悠麻爪了,這么意識流的東西她不會用啊!
王醫生指著顯微鏡說道:“鹿同志,你看,這可是我們的鎮站之寶,當年我也是豁出老命才搶來這一臺,好多城里的大醫院都沒有呢!”
老同志的眼神比看親孫子還親,說話都隔著一米開外,生怕吹口氣嚇著它。
鹿悠悠很有自知之明,不懂絕不裝懂。
“王醫生,這么貴重的東西我就不上手了,還是您來操作吧,到時候我看圖分析也是一樣。”
一聽這話老同志眼神更加欣慰,小同志一點也沒有領導親屬的架子,懂得體諒基層工作的不容易!
“那行,鹿同志你先取樣,劉醫生你來操作。”
王醫生遞過來一個有些剌手的玻璃培養皿和一張質量不太好的試紙。
粗糙的實驗設備讓鹿悠悠一下有了代入感,這就是70年代獸醫的工作日常。
不過工具再怎么粗糙,鹿悠悠的手法依然專業,現在三個白大褂看鹿悠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好像不是來鍍金的,真有兩把刷子。
不止他們大開眼界,鹿悠悠也一樣,劉醫生操作顯微鏡的時候看得那叫一個認真。
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要用到,早學早好。
等了一個小時結果才出來,王醫生的結論鹿悠悠一樣,老黃牛就是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