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艙的餐食肯定不一樣,但其他的鹿悠悠還真不知道。
她倒是聽說過,作為改革開放的對外窗口之一,這個年代的國際航線餐飲水平相當高。
中餐有蔥燒海參、燒魚肚、油燜蝦、北京烤鴨……
西餐有煎牛排、奶油蝦球、燒火雞、鵝肝醬,日式照燒雞、天婦羅……
頭等艙還供應茅臺,紅酒啤酒一概不缺。
這些和經濟艙沒什么關系,不過熱飯熱菜應該是有的,說不定比后世的豬食航空餐味道更好一些。
稀有的、濃縮的都是精華,這句話什么時候都是真理,作為僅有的幾條國際航線,肯定執行高標準嚴要求。
食物的香氣喚醒大多數沉睡的乘客,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等到了乘務員推車過來。
這時候沒人在乎丟不丟臉了,大多數人都在看,每排座位上少說探出三四個腦袋,目光追隨小車一點也舍不得挪開。
余晴天又開始緊張亢奮了,一秒切換成話嘮模式。
“好像聞到雞肉的味道了!”
“不夠吃可以再要嗎?”
“鹿同學……”
乘務員過來詢問時她卡殼了好幾秒才說:“米、米……米飯。”
接餐盒的手一直在抖,鹿悠悠都怕她潑在自己身上。
余晴天鼻子很靈,餐盒里有米飯有蔬菜,肉確實是雞肉,每個人還發了一顆蘋果。
鹿悠悠嘗了一口,確實還行,主要是新鮮。
受制于物流和設備,飛機餐都是起飛前新鮮現做的,方便程度是差了點,但味道比未來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好吃,味道不錯啊!”
“好香啊,比學校食堂香多了!”
鹿悠悠周圍基本都是自己人,有些學生家庭條件很一般,平時基本都是饅頭咸菜,飛機餐有葷有素有水果,甚至可以稱得上奢侈。
而且這年頭人均飯量大,吃完之后面露渴望的有不少,只不過誰也不敢開口再要。
帶了干糧的拿出來接著啃,就著免費熱茶也能混個飽肚,什么都沒帶的就只能意猶未盡地期待下一餐還有什么。
鹿悠悠吃完了準備繼續睡,余晴天好不容易逮著機會,豪爽地掏出飯盒,亮出一摞白面餅。
“鹿同學應該沒吃飽吧,要不要來點兒,我還有酸豆角和榨菜。”
她這么熱情差點給鹿悠悠整不會了,只能微笑婉拒:“不用了,謝謝,我已經吃飽了。”
“真的?千萬別客氣,我帶了好多呢!”余晴天又把飯盒往前遞了遞。
鹿悠悠還是擺手,她只能可惜地收回去。
走廊另一邊李明月看著這一幕偷偷咽了咽口水。
她就是家庭困難的學生之一,知道飛機上會發吃的,昨晚上就省錢沒吃晚餐。
餓了十幾個小時,飛機餐的分量只夠半飽,可她除了生活用品,什么吃的也沒帶,主要是沒錢帶。
余晴天的大方很讓她眼饞,可之前余晴天明里暗里的排斥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她怎么都開不了口找人要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