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兵:“是!”
會鬧的孩子有糖吃,打了大勝仗還捂在手里什么也不說,豈不是虧大了。
閻老西不好說。
但依照衛立煌的秉性,憑借摧毀日軍機場的戰功,最起碼的軍援補給是少不了。
在這一點上,衛立煌就要比閻老西和常凱申等大軍閥要強太多了。
目前的中國軍隊形勢很復雜。
常凱申想要借著抗戰的名義,清除掉所謂的雜牌軍。
受制于此。
那些所謂的雜牌軍將領,一面感受到國家民族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想要扶大廈于將傾,和日軍決一死戰。
一面又顧慮在部隊折損嚴重后,非但得不到中央的軍械兵員補充。
還要被怒斥作戰不力,淪落到降職查辦的地步,甚至到最后無以謀生,或者被直接軍法處置。
抱著如此沉重惶恐的心情,能打好仗就怪了。
閻老西也是一路貨色,只不過表現的不是特別明顯。
王奉轉過頭:“各部隊收整軍備,四個小時后開拔忻口!”
“把國崎登的尸體帶上。”
謝爾蓋點點頭:“是!”
國崎登失血嚴重,內臟又遭受到了嚴重破壞,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好在王奉喊來一名隨軍記者,拍下多組國崎登生前拼命掙扎的照片。
如此一來,國崎登便算不得陣亡,而是被暫一旅生擒。
看似都差不多,其中的意義可差了十萬八千里。
反攻戰過后,衛立煌收縮了防御陣線,不再主動出擊。
板垣征四郎在承受巨大損失后,也延緩了進攻態勢。
雙方不約而同停止了戰斗,整個忻口一線平靜的和什么都沒發生一般。
后方卻炸開了鍋。
“第十四集團軍重創日軍第9旅團,殲敵三千有余!”
“大捷,忻口大捷!”
“真的嗎!快給我看看!”
各大城市的接頭,百姓開始哄搶今日售賣的報紙。
“我就說,日本區區一彈丸小國,怎么可能亡我中華!”
“殲敵四千,比不上之前的平型關大捷,但也是難得一見的大勝了!”
“等等!”
“快看這個!”
“什么?”
“暫一旅長驅直入,搶奪忻口地區關鍵高地,在反擊作戰中突襲第9旅團指揮部,活.活捉日軍中將,旅館長國崎登!”
“不是,我沒看錯吧!”
誦讀報紙的人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報紙上的消息。
但一旁配的圖片,又打消了百姓們的疑惑。
在拍攝照片時,王奉特意撤下國崎登的中將領章,刻意擺在鏡頭前展示。
百姓認不得國崎登長什么樣子,但實打實的日軍中將領章擺在那,令人不得不信啊!
“又是暫一旅!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百姓們回想起多日前的平型關大捷戰報,一時間王奉,暫一旅等字眼,成了百姓們在茶余飯后的談資。
“不吹牛逼,當初暫一旅來我們家征兵,王長官的書信親自送到我手里,你猜最后咋樣?”
“最后我沒去!”
“你快別吹嘞,人家是山西的部隊,和你有什么關系.”
街頭巷尾都在談論此事,捷報也傳到了南京軍事委員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