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暫時沒有?”
葛鈞山橫眉瞪眼的喝問道:
“那現在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你給我說實話!”
“他跑了!”
廖晨曦直截了當的回了三個字。
這個回答,直接把葛鈞山整懵了。
“什么?跑了?”
葛鈞山一臉不可思議的猛然起身。
“他怎么跑的?跑去哪兒了?”
廖晨曦苦著一張臉,很無辜的說道:
“據說是跑去米國了,但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這事兒搞不定,真不能怨我身上啊!”
“當年汽車產業政策都模糊不健全,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沒想到會產生這么大的利益糾葛!”
說起這件事,廖晨曦是真一肚子委屈。
楊融這家伙真是把盛陽市,乃至整個寧遼省給坑慘了。
二十多年前。
楊融退伍之后,離開故鄉漢東。
別人都是下海經商,他卻是去了東南亞當雇傭兵。
也不知道干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反正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原始資本的他,到了香江后跟人合伙開了一家證券投資公司。
在金融證券市場上搞了很多年后,他成了個金融老油條,特別會資本運作。
到了九十年代,大量的外資涌入內地投資,楊融也趕時髦,弄了個香江公司來到東北。
他很快相中了,正進行國企改制的盛陽金利汽車廠,并果斷投資買下了一部分股份。
而且他不僅給廠子帶來了資金,還同時通過一些見得光的手段,弄來了一些人才和技術。
那時候大家都以為楊融是救星,會讓盛陽金利汽車做大做強,龍國汽車行業的明星企業。
誰知道,股份改制后沒多久,楊融就提議應該讓公司上市,通過資本手段募集資金以便加快發展。
那時候相關政策還不規范,考慮到楊融也確實有能耐,他投資入股后,很快讓公司造的面包車好用又好賣。
于是乎。
楊融迅速開始了上市計劃,他打算要讓盛陽金利汽車到米國上市。
為了符合相關規定,他先注冊了一家名叫華晟汽車的離岸公司,然后又在國內搞了一個非營利性的公益基金會。
通過離岸公司控制基金會,再由基金會控制盛陽金利汽車,最后讓華晟汽車成功在米國上市,并融資了上億米元。
那可是1994年的上億米元!
有了這一筆錢,公司招兵買馬、大舉擴張,融來的資金不夠,就貸款上馬新項目。
隨后幾年,華晟汽車又孵化出了三家上市子公司。
短短幾年不到,公司就已經市值好幾百億,在微型車市場上占有極高的份額。
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華晟汽車必將成為寧遠省的龍頭企業,讓寧遠省成為汽車工業大省。
誰也沒想到,就在一片欣欣向榮之時,亞太金融危機爆發。
這下股價暴跌、市值蒸發,糟糕的經濟形勢讓公司業績持續下滑。
那時候,大量的國營企業改制,數百萬下崗職工需要安置的時候。
寧遠省硬生生的擠出了一筆資金,幫助資金鏈斷裂的華晟汽車走出困境。
隨后兩年,公司走出困境,聽說業績逐漸恢復、股價也慢慢回升,省里自然要催問華晟汽車還錢。
遲遲討債不成,寧遠省就抽調精兵強將進駐公司著手調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楊融早就用極為復雜的股權結構與人事體系,將華晟汽車變成了他在資本市場上的金融工具。
他制造大量的虛假業績美化財務報表,而讓他還錢他沒有,讓他拿股權抵債,他反而還要獅子大開口。
事情曝光后,不僅股價暴跌,還挨了重罰,公司到了岌岌可危的邊緣。
廖晨曦抽調多個部門精兵強將,組成了一個省級的工作專班,去解決華晟汽車的爛攤子。
結果口水仗沒少打,進展卻沒多大。
在此期間,葛鈞山又給壓力了。
他想讓國際知名車企寶馬來盛陽投資。
盛陽的華晟汽車,有工廠、有工人,造車也很多年了。
加上盛陽也有足夠的重工業基礎,有一定的汽車產業。
一直想要拓展龍國市場,通過本地生產降低成本的寶馬,也有興趣投資建合資車企。
況且盛陽不僅愿意白送一大片土地,還承諾會為外籍職工修建醫院、學校、公寓,甚至一條德式風情街。
雙方一拍即合,合作洽談進展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