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子墨靈正帶著鐘阿離向某處走去,宋宴連忙快步跟上。
鐘阿離側目看了一眼,對這個人也有些好奇。
兩人相視,拘謹地頷首示意,都沒有說話。
引著宋宴和鐘阿離穿過一片廊廡,道子墨靈終于在一處精舍前停了下來。
精舍面前擺著一張畫桌,畫桌上有兩樣東西。
一個造型古樸的筆架,上面懸掛著大大小小,不同作用的畫筆。
另外一樣是一幅收起來的畫卷。
道子墨靈輕輕一招,將那畫卷收在手中,轉手就遞給了鐘阿離。
鐘阿離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連忙雙手接過。
“小輩,你畫的那鬼神之像,神韻暗合玄機,恐怕是存有一分天賜之機緣。”
鐘阿離低頭看向手中的畫卷,它本身沒有任何華美裝飾,甚至顯得有些陳舊。
“此畫,乃是某生前夢入太虛,窺得神機所作。”
墨靈淡淡地說道:“閑時參看,若是福至心靈,或可悟得道妙。”
他的話說得輕描淡寫,仿佛賜下的只是一尋常物件。
“謝前輩厚賜,晚輩定不負期望,潛心參悟。”
“這筆架,其實也算是一件法寶,名喚秋聲燭影。乃是友人在機緣巧合之下取得,贈予我的。”
“作用有限,一并送你了吧。”
墨靈只略一頷首:“畫煉已經結束,在此處參悟畫作,或是直接離去,由你自己。”
隨后便不再看她。
“隨我來。”墨靈毫無征兆地對宋宴說道,隨即轉身,向庭院更深處走去。
宋宴一愣,連忙快步跟上。
鐘阿離看著宋宴的背影,略一沉吟,便找了個樹下的石凳坐下,小心翼翼地打開卷軸一角。
這是人像畫?
場景,似乎是一處廊橋。
其上人物不少,或仙氣飄飄,或威風凜凜,或輕盈秀麗。
隨著畫卷的展開,越來越多的身影出現在她的面前。
橋下蓮花盛開,祥云舒卷。
橋上錦旗招展,眾人列隊前行,或手持鮮花寶瓶,或高擎錦旒旗幟,或手握樂器、寶劍……
尊貴肅穆,衣裙隨風飄拂,隊列連綿不斷,陣容蔚為壯觀。
很快,卷軸便完全攤開。
鐘阿離望著這畫作,呆立原地。
吳道玄前輩沒有在此畫上落款,只在畫卷的末尾,與卷軸的夾縫處寫了幾個小字,也許是這幅畫的名字。
八十七神仙卷。
……
宋宴跟著墨靈穿過一道由垂落藤蔓自然形成的拱門,眼前的景色再次一變。
入眼是一片略顯荒涼的竹林。
這片竹林宋宴有些熟悉,正是此前畫境之中的場景。
然而眼前的景象,與畫境中的勃勃生機截然不同。
竹林失去了青翠欲滴的光澤,竹竿呈現出一種沉郁的灰黃色,形同朽木。
整片竹林透著一種行將就木的蒼涼氣息。
竹林中心那方小小空地,赫然斜插著一柄月白色的長劍。
正是晉歸人。
此刻它真切地出現在于宋宴眼前,劍身月白色的光華溫潤流轉,如同月下清泉,幽靜內斂。
墨靈帶著宋宴走到飛劍近前停下腳步。
“其實這竹林,最早是他自己尋來靈種,花費心力在此處種下的。”
“說什么,此地云氣流轉,適合蘊養劍氣。”
道子墨靈的聲音帶有一些追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