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隊列訓練對于哈夫塔爾武裝這些紀律散漫的士兵來說是一種煎熬,那么江峰等人的軍事訓練就令這些只有戰場經驗卻沒受過系統性軍事訓練的武裝組織士兵有種來到地獄的感覺。
靶場上,江峰拎著一支剛從新兵手里收繳上來的ak-47。
槍管里塞滿了沙粒,槍機部件銹跡斑斑,甚至能聞到機油和汗餿混合的怪味。
“這就是你們吃飯的家伙?”江峰的聲音冷得像冰,“槍就是命!槍都伺候不好,上了戰場就是給敵人送裝備!”
他親自示范:分解、擦拭、上油、組裝,動作快如閃電,流暢無比。
然后,命令所有人當場拆解自己的武器。
“現在開始卡表,你們必須在一分鐘內把你們的武器徹底拆散,然后組裝!別以為這個要求很苛刻,在我以前服役的地方,這僅僅是個新兵蛋子的及格線!”
場面一度混亂不堪,零件散落一地,有人裝不回去急得滿頭大汗。
江峰和老兵們穿梭其間,厲聲呵斥,手把手地教,要求每個人必須做到閉眼拆裝,槍械保養必須成為刻進骨子里的本能。
射擊訓練更是嚴苛,摒棄了非洲武裝常見的“信仰射擊”。
從最基礎的據槍姿勢、呼吸控制、三點一線開始摳細節。
烈日下,據槍定型一趴就是半小時,汗水流進眼睛都不能動。
實彈射擊,要求首發命中,追求精度而非潑水。
彈藥消耗巨大,但每一顆子彈都要打出效果。成績不合格?加練!
直到手抖得端不住槍,眼睛被汗水蟄得通紅。
戰術場上,地上鋪滿了尖銳的碎石和帶刺的駱駝草。
“低姿匍匐!前進!”
口令一下,新兵們撲倒在地。
動作五花八門,有人像蚯蚓蠕動,有人撅著屁股,有人被碎石硌得嗷嗷叫。
江峰和老兵們手持教鞭,在隊列中巡視。
“屁股壓低!貼地!想象子彈在頭頂飛!動作要快!要隱蔽!”
教鞭毫不留情地抽在撅起的屁股或高聳的背上,伴隨著厲喝。
高姿匍匐、側姿匍匐、躍進、滾進……
每一個動作都要分解練習千百遍,直到形成肌肉記憶。
難度最大的其實不是基礎戰術動作的訓練。
畢竟這些東西是可以逼出來的。
而戰術協同,班排協同,連營協同等等,這是最混亂也最要命的環節。
模擬的廢墟和壕溝區域。
一個簡單的“班進攻”演練——機槍組火力壓制,步槍組交替掩護躍進,最后發起沖擊。
指令下達后,場面慘不忍睹。
機槍手只顧自己打得爽,不管隊友位置;步槍組要么一窩蜂沖出去,要么畏縮不前。
交替掩護?
沒人記得自己該掩護誰。
結果就是“敵人”的模擬彈把進攻班組“擊斃”了一大片。
江峰冷著臉,叫停演練,把所有人集合起來又開始一番訓斥。
“看看你們!像一群沒頭蒼蠅!戰場上,你們這樣沖上去,就是給敵人刷戰績!”
他揪出班長、副班長、機槍手、步槍手,一個個位置講解職責,強調觀察、溝通、火力銜接、互相掩護。
一遍不行,十遍!
十遍不行,百遍!
在江峰和老兵們冷酷的“陣亡”判定和震耳欲聾的咆哮中,士兵們開始懵懂地理解“協同”二字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