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翻譯團隊中專家的皆是本國文學翻譯界的翹楚。
周碩沉下心來,仔細審閱。
他首先打開了哥倫比亞環球出版集團的英譯稿。
才讀了幾頁,他的眉頭便微微皺起。
哥倫比亞環球出版集團的譯文流暢、優美,用詞精準,幾乎挑不出任何語法錯誤。
然而,他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
那是一種微妙的“神韻”,一種原文中孩童般的拙樸與詩意的哲學感,在過分追求語言精致的過程中被微妙地“熨平”了。
狐貍關于“馴化”的告白,讀起來更像一段嚴謹的學術定義,而非充滿靈性與情感的請求。
當他再打開萊茵河出版社的譯稿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了。
歐洲的譯本充滿了華麗的辭藻和復雜的從句,試圖用哲學的厚重去包裹這個故事,結果反而讓小王子的形象顯得過于老成和憂郁,失去了那份洞穿世事的、天真而殘忍的純粹。
“果然如此……”周碩嘆了口氣。
這些頂尖的翻譯家們,技術無可指摘,但他們是從“文學”或“哲學”的高度俯視這個故事,而非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去平視它。
他們譯出了形,卻或多或少地丟失了魂。
所幸,周碩早有準備。
他點開了文件中由那幾位龍國翻譯專家獨立完成的“參考譯本”。
只讀了開篇那幅“蟒蛇吞大象”的畫,周碩的嘴角便露出了笑意。
龍國的翻譯家們完美地把握住了那種“孩童敘事”的語調,既保留了原文的詩意與空靈,又用另一種語言,神奇地復現了那種介于天真和深刻之間的獨特氣質。
尤其是“馴化”(ta)一詞的處理,龍國專家并未停留在字面,而是在后續對話中巧妙地融入了“建立獨一無二的聯結”(establishauniquebond)的解釋,精準地傳遞了原著關于“愛與責任”的核心。
周碩幾乎沒有猶豫,直接將龍國的參考譯本發了回去,附上了一封措辭禮貌但立場極其堅定的郵件:
“尊敬的先生們,貴團隊的譯稿精湛絕倫,充分展現了貴方的專業水準。然而,經我方審閱,認為其風格與原作精神存在些許偏差。隨信附上我方提供的‘風格參考譯本’,它更貼近作者所欲表達的原始意境。為保障全球版本的統一性與原作神韻,懇請貴方以此版本為最終基準,進行必要的調整。望理解。”
郵件發出后,大洋彼岸的編輯部里,無疑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震動與爭論。
讓心高氣傲的頂級翻譯家以他人的譯本為基準,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然而,當對方仔細研讀完龍國專家的譯本后,最初的抵觸逐漸被驚訝與嘆服所取代。
他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來自龍國專家的譯本,確實更準確地捕捉到了那難以言喻的“靈魂”。
一場潛在的翻譯災難,終于在周碩的遠見和龍國專家深厚的功力下,被悄然化解。
《小王子》得以以其最完美的姿態,整裝待發,準備叩響西方世界每一位讀者的心門。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