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欠的三千字已經補充在239章后面了,凌晨3點之前看的書友可以重新看一下)
旁聽的學生們目瞪口呆的看著你推我擠的大佬們,感覺自己的三觀碎了一地。
你們的風度呢?
你們的矜持呢?
平時別人找你們作個序,哪個不是三請五求、托盡關系,還得看你們心情好不好、時間閑不閑?
就算是這樣,十有八九還是要被婉拒!
怎么到了周碩這兒,就變成你們搶破頭,甚至不惜搬出師承譜系來“攀關系”了?
難道這個序是非作不可嗎?
這場景簡直顛覆了他們對學術圈德高望重的前輩的所有想象。
一個博士生,他的作品竟然能讓這群眼高于頂的學界泰斗們如此“失態”,甚至還有點……“卑微”?
“我是不是眼花了?”一個男生喃喃自語,揉了揉眼睛,“那位不是我在教材編者名單里才能看到的鄭老嗎?他居然在……賠笑?”
“還有那位李教授,”他旁邊的女生接話,聲音發飄,“上次他來我們學校講座,校長親自作陪,他連眼皮都沒多抬一下。現在居然在跟人爭論誰跟周碩的師門更近?”
“瘋了,都瘋了……”另一個學生喃喃自語,“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嗎?我們還在為發篇普刊、爭個保研名額絞盡腦汁,人家已經讓大佬們為給他作序打起來了……”
而那群在學生們看來“失了風度”的大佬們,此刻心里卻明鏡似的。
能給這部注定名垂青史的巨著作序,乃是莫大的榮幸,是能在自己學術履歷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甚至跟著一起被后人銘記的機會!
相比之下,暫時的“失態”又算得了什么?
這根本不是掉價,這是搶占學術高地的敏銳!
……
眼見幾位學界泰斗為了一篇序言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快要捋起袖子理論,周碩好笑之余,也不由得有些無奈。
這場面既混亂又透著幾分學術人特有的可愛。
歸根結底,還是對真正學問的渴求與尊重使然。
被圍在中心的周碩,終于微笑著抬了抬手。
他向前一步,聲音溫和卻清晰地穿透了爭論聲:“諸位先生,請聽我一言。”
“諸位前輩厚愛,晚輩愧不敢當。”
僅僅一句謙辭,就讓激烈的爭執瞬間平息。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帶著期待與探究。
“拙作能得諸位先生如此青睞,是它的榮幸。”
周碩從容不迫地繼續說道:“既然各位先生都對此書青眼有加,晚輩倒有個不情之請。可否請鄭老、李教授、王委員,以及我的恩師劉清瀾教授,四位共同為此書作序?”
這個提議讓在場眾人都是一愣。
聯合序言在學術界并非沒有先例,但通常極為罕見,尤其是由如此多位重量級學者共同執筆,在整個學術界,都是屈指可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