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自吹自擂,讓人不敢輕視之外。
但是,
他的確算是大乾王朝最強大的一支叛軍,五十萬兵力是有的。
其中最精銳的部隊,超過二十萬人。
這些年來,
寧王李牧大肆從西方購買武器,彈藥。
其中威遠大炮更是一口氣采購了五百門,比兵部采購的都要多。
火槍更是采購了超過十萬支。
更何況,
西北地區的鐵礦,銀礦,煤礦都開采了不少。
這也是為何寧王李牧絕對擁有爭奪天下的實力。
漢王李賁一直都號稱擁有五十萬大軍,但實際只要二十萬左右的精銳。
他奪下武昌城后,采用了最殘酷的血洗,不斷的壯大自身的實力。
不過從兩位藩王的綜合實力來評估的話。
寧王李牧麾下的軍隊戰斗力,差不多是漢王李賁的兩倍。
這也是為何漢王李賁聽到寧王打下了漢中襄陽城后,避其鋒芒,趕緊撤軍,避免與李牧相碰的原因。
所以,
大乾的三路大軍,表面上看,浩浩蕩蕩,兵強馬壯。
可是與寧王李牧和漢王李賁麾下的軍隊比起來,差距還是蠻大的。
更重要的是,雙方的戰斗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
就算采用三面夾擊,平叛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更何況三路大軍根本就不團結,這一仗,幾乎沒得打。
另外,
千萬不要小瞧寧王李牧和漢王李賁。
他們敢舉旗造反,戰斗力毋容置疑。
為了提升軍隊的戰斗力,兩位藩王可是花重金,從西洋人的手中購買過大不列顛帝國最新列裝的幾百門‘克虜伯野戰炮’和重機槍。
李瓊自然清楚這一切,所以甘愿成為西門堂的輔助。
其實,
根據大乾王朝的兵部制度。
戰斗計劃的制定,并非由武將負責,而是由參謀文將進行制定。
武將是執行者,而文將才是真正的主將。
不過這種情況,最近這十幾年來開始改變。
自從東洋人和西洋戰艦來到大乾之后,文將的地位越來越低。
武將開始變成了戰場計劃的制定者。
甚至很多時候,文將都只不過是一個擺設,根本就沒有人聽文將的。
朝廷原本設立文將的目的,是制衡武將的軍權。
如果是和平時期,或許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一旦戰事頻繁,文將很難服眾。
只要打仗輸了,文將反而成為了倒霉蛋,需要承擔指揮不力的罪責。
李瓊從小就在軍營長大,他可是實打實的武將,一身武功突破到了易髓化勁初期境界!
由于他是兵部大將軍。
所以,
這一次的作戰計劃,自然是由他來負責制定,其他的文將都靠邊站。
西門堂雖然是主戰,但是陳杰沒有喧賓奪主,而是靜靜的聽著李瓊的作戰計劃。
十分鐘之后。
“各位將軍,都統,大家覺得這次的作戰計劃如何?”
“有任何異議,現在可以提出來!”
說完,
李瓊的目光看向周圍的將領。
最后,
他的目光看向陳杰,一臉認真的說道:
“總督大人,請問你對這次的作戰計劃,有何見解?”
其他人的意見,一點都不重要。
他其實想要知道的,只有陳杰的意見。
這一次平叛成敗的關鍵,是西門堂!
說實話,
雖然整個作戰計劃由他來制定,但是他心里比任何人清楚。
真正的作戰計劃,最后拍板的人,是西門堂的陳杰。
只要陳杰不同意,那么他連夜做的這一份作戰計劃就將作廢!
所以,
此刻李瓊的心里面,竟然變得緊張起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