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之后,徐士昌忍不住呼出一口氣。
就在陳杰呆在杭州府,徐士昌還在金陵時。
京城內已經徹底亂了。
洪言傳的三十萬大軍兵敗襄陽,朝野震動,一片嘩然。
大乾皇帝李錚,震怒萬分。
因為洪言傳已經退兵到了南陽,并與李瓊和湯友望的大軍匯合。
所以,
李錚暫時沒有考慮如何處置洪言傳。
他只是下令讓洪言傳,李瓊,湯友望三位大將軍,固守南陽。
緊接著,
他發出圣旨,讓李瓊為三軍統帥大將,為南陽主將,主掌三軍帥印,阻止寧王李牧進入河南,河北境內。
而就在這時,朝堂之上有人開始建議,希望能從金陵調徐士昌和陳杰的西門堂,入駐河南,阻擋李牧的大軍。
同時,
讓湯友望退守到兩廣,震懾閩王李罡。
不過,
大乾王朝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階段,內閣首輔國師馮國宣,竟然還在算計著權力的平衡。
他擔心調徐士昌和西門堂到河北和河南之地后,尾大不掉。
一旦徐士昌的勢力越來越大,甚至有可能進入內閣,間接影響到國師的地位。
因此,
馮國宣竟然率先反對徐士昌和西門堂進入河南,河北之地。
理由是浙東的叛亂剛剛平息,但閩南的藩王李罡虎視眈眈。
所以,
徐士昌和西門堂的陳杰坐鎮浙東和蘇南之地,不可輕舉妄動。
洪言傳雖然兵敗襄陽,但是已經退守到了南陽。
南陽的地勢,易守難攻,有著李瓊和湯友望的協助,寧王李牧想要拿下南陽,絕對沒有那么輕松。
總之一句話,馮國宣反對徐士昌和西門堂前往河南。
就在這時,有大臣提議,可以調剛駐扎在山海關的關麒麟,率領大軍前往南陽,迎戰寧王李牧。
因為根據目前關東軍的動向,開始回撤到了遼東,不再咄咄逼人。
而關麒麟麾下的大軍,兵強馬壯,戰斗力極其勇猛。
如果能抽調關麒麟麾下十萬大軍,前往南陽的話,據城而守,應該能擋住寧王李牧的大軍。
更何況,
關麒麟麾下只要二十萬大軍,就能穩住山海關的局面。
不得不說,
皇帝李錚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確實心動了。
如果不調徐士昌和西門堂到河南阻擋寧王李牧,那么調集關麒麟的大軍,不失為良策。
不過,
皇帝李錚沒有急著做決定,而是想要聽聽眾臣的意見。
沒想到這一次馮國宣沒有反對,反而寧國公和魯國公都反對。
他們對寧王李牧倒是不擔心,而是擔心駐扎在東北的關東軍。
雖然關東軍已經回撤到了遼東,但是關東軍在東北屯兵百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萬一關麒麟分兵到了南陽,誰能保證關東軍不會趁著這個機會,長驅直入,攻打山海關?
到時候,
不僅山海關要失守,或許整個河北之地,包括京城的門戶都將徹底淪陷。
當初寧國公和魯國公,因為西洋聯軍的事情主張割地求和。
結果被人戳脊梁骨,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被人罵。
所以,
他們雖然反對,但卻不做表態,而是讓皇帝自己拿主意。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