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
碉堡聯排戰術是對付游擊戰和穿插迂回戰術最有效的戰術。
沒想到關東軍在漢中發起總攻時,竟然率先采用了碉堡聯排戰術。
這種戰術對付西門堂的進攻特點,能夠有效的克制。
而且,
關東軍顯然經過了周密的計算,對聯排碉堡的數量,距離,人數的配置都有嚴格的限制。
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以碉堡聯排的戰術,限制西門堂的機動性。
同時限制了西門堂的火炮。
濃煙擴散后,用望遠鏡很難看清碉堡的精準位置。
不得不說,
關東軍執行的‘碉堡聯排’戰術,就是專門針對西門堂。
所以,
大島雄武的大軍從占領南昌府之后,就不斷開始修建碉堡。
每拿下一座戰略要地,就開始大范圍的修建碉堡,形成聯排。
等到許小刀與阿蠻的大軍匯合,并率領六萬大軍趕到陽新縣的時候。
關東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在陽新縣的范圍內,大肆修建了碉堡。
小碉堡上百座,大碉堡十二座。
戰略縱深超過三十里,而且還在不斷的往九江府外圍推進。
關東軍采用的這種‘碉堡聯排’戰術,的確讓西門堂的進攻計劃受阻。
許小刀和阿蠻等人,都對碉堡聯排感到非常頭疼。
兩人給金陵的陳杰發送情報,將九江府周邊的戰事情況,詳細匯報。
西門堂進行大范圍移動,想要引誘關東軍出動。
可是,
碉堡中的關東軍仍然緩緩推進陣線,不受西門堂的影響。
層層推進,步步緊逼!
只要占領了一座城市后,關東軍立即開始修建碉堡。
關東軍走到哪里,碉堡就聯排到哪里。
這種穩扎穩打的戰術,對西門堂大范圍調兵,不為所動。
陽新縣成為了東洋軍隊的一個據點,密密麻麻的碉堡,讓西門堂所有指揮官,束手無策。
雖然許小刀也試著向關東軍的碉堡發動炮擊,并且采用火力覆蓋。
可是,
關東軍只要遇到西門堂的火炮進攻,所有人都躲進了碉堡里面,采用嚴防死守的戰術,消耗西門堂的炮彈。
如此一來,
西門堂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大范圍轉移,更無法對關東軍的碉堡進行分割。
無往不利的高機動性戰術,在這種‘碉堡聯排’戰術面前,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碉堡的建造看上去很簡單,用料也很便宜。
但是,
建造的碉堡卻非常堅固,只要不是正面擊中,幾乎很難將碉堡摧毀。
當濃煙燃起后,西門堂的火炮在遠距離的狀態下,很難精確瞄準,使得穿甲彈都失去了作用。
因此,
面對碉堡聯排戰術,只能發動強攻,近距離摧毀。
而碉堡里面的火力配置不低,不僅擁有重機槍,還在大的炮樓里面,配備了重型火炮。
所以,
依靠這種‘碉堡聯排’的防御陣地,關東軍能夠大幅削弱西門堂的火炮進攻威力。
而真正的主力卻在碉堡的后方。
一旦西門堂進攻的時候,暴露了據點。
那么接下來,關東軍的主力精銳部隊,將會采用圍攻戰術,對西門堂的陣地發動猛烈炮襲。
三天之后,
許小刀和阿蠻兩人麾下的大軍,被東洋人這種碉堡聯排戰術搞得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守到咸寧府大本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