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朝倒還正規一些,雖然是叔侄不是父子,但該走的流程基本也都走了,且那時朝野上下一致認為太上皇已然駕崩了。
弘治皇帝登基時,又不一樣了,成化皇帝則是做起了太上皇。
之后的朱厚熜,則是以兄終弟及的方式承繼大統……
可今日,更不一樣。
太上皇還在,皇上也在,太子還要登基。
如此一幕,也是愁煞了禮部官員,尤其是皇帝,太上皇還都要參加……只好不再過分講究什么祖宗禮法,對登基的流程也是一改再改……
一群大員渾身刺撓,祖孫三代習以為常。
“咚——!”
鐘鼓鳴響,群臣再拜。
年邁的黃錦取出圣旨,拼盡力氣宣讀內容冗長,極盡溢美之詞的圣旨……
接著,
馮保宣讀皇帝的傳位圣旨……
如此,群臣倒也省事兒了,太子也省事兒了,只需跪聽圣旨即可,直接省去了三辭三讓的流程。
群臣不必反復勸進,太子也不必連連謙辭。
連著兩道旨意宣讀完畢,禮樂聲響,接著,太子便在陳洪的扶引下上御道,升御座,成為了大明新皇帝!
場面很宏大,流程卻是簡潔的過分。
百官朝拜新皇帝,接著,陳洪取出早已草擬好的新帝登基詔書——尊嫡母圣皇太后,尊生母慈圣皇太后,大賞百官,減免賦稅,大赦天下……
兒子做了皇帝,朱載坖這個老子,自然成了太上皇。
只是他的父皇還在,遂不讓兒子給他上尊號。
然后由禮部一眾官員代新皇帝前去祭祀天壇,地壇,太廟,社稷壇。
少年這個新皇帝做的簡直不要太輕松。
這要是擱洪武永樂朝那會兒,縱是老朱老四再如何強勢,群臣也不會如此任由‘皇家兒戲’,不過現在……
隨著時代的躍遷,國力的昌盛,各種新鮮事物的洗禮,群臣的接受度也在與時俱進。
說一點不別扭也是假的,只是還沒到萬無法接受的地步。
只兩刻鐘功夫,登基大典便結束了,群臣也是罕見的在皇帝之前,離開了奉天殿,準確說,是敢在祖孫三代之前,離開的奉天殿。
這叫什么事兒啊?
簡直兒戲!
跟小孩子玩過家家似的……
一些個不得不順應大勢的守舊派官員,心中甭提多郁悶了,奈何大勢所趨,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李青也沒隨之離開。
偌大的奉天殿,祖孫三代在臺上,他在臺下。
少年見百官均已從視野中消失,挺直的腰背稍稍一塌,接著,忙起身道:“皇爺爺,勞您站了這一會兒,您快坐下來歇會兒。”
“可不敢坐,可不敢坐……”
朱厚熜連連擺手,“這是你的皇位,這是你的龍椅。”
朱翊鈞:-_-||“孫子的還不是爺爺您的?”
“當然不是!”朱厚熜立馬糾正,“一碼歸一碼,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朱載坖唯恐殃及己身,忙附和道:“你皇爺爺說的對。”
李青:“……”
也就百官已然散去,不然指定破大防,御史言官非得指著祖孫的鼻子罵不可……
李青都看不過眼了,哼道:“好啦!人家都登基了,你們還怕這怕那的……傳出去不怕人笑話?”
“誰傳誰傳?這就你一個外人,你不說,又有誰會知道?”
李青一瞪眼。
朱厚熜忙哈哈一笑,轉移話題道:“皇爺爺的年號就是自己起的,你也自己起一個吧?這次也是趕得太急,導致百官沒有時間議出個新年號來……趕緊的,這時不起,過上幾日你就只有選擇權,沒有命名權了。”
“這個……”
朱翊鈞干笑道,“要不皇爺爺給起一個?”
“我才不起,這是你要用的年號。”
朱翊鈞轉頭瞧向父皇。
朱載坖忙也搖頭:“你用的年號,你自己起。”
朱翊鈞又瞧向李青。
李青視若無睹。
少年無奈,只得嘆道:“行吧,容我想一想……”
~
欠八百字馬上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