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上朝。
每次上朝都站得筆直,連一個哈欠都沒有打過。
此刻的小萬歷,其實也不想上朝。
他坐在御座上,如聽和尚念經,一點意思都沒有。
但張居正已經表態,他怎能不附和。
小萬歷直起腰,高聲道:“元輔所言甚是,傳朕旨意,今日未朝者,皆罰俸一個月!”
就在這時。
都察院左都御史,即將致仕的葛守禮緩步走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失朝之官當罰。然當下常朝,全是虛式,鴻臚引奏,照本宣科,文武百官,跪拜起立,了無實事。”
“我朝之大小事務,皆是陛下與內閣欽定,常朝如擺設。”
“臣懇請再減常朝之數,恢復朔望朝制,一月兩朝,如此,可為陛下與百官減負,也便于各個衙門處理公事!”
葛受禮即將致仕,膽子也肥了。
他有暗喻內閣獨攬大權,朝會全是走過場之意。
但這是實情。
上千官員,三更起床,寒暑皆至。
只是在皇極門內外跪拜起立,高呼萬歲,確實有些務虛。
唰!
這時,又一名官員走出來。
“臣附議,依照當朝實情,朔望朝會,便足矣。”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時間,數名官員站出來,表示附議,他們也都厭倦了全是儀式化的常朝朝會。
張居正目視前方,一動不動。
他向來喜歡后發制人。
這時候,禮部尚書張四維站了出來。
“臣以為,張閣老已將日朝變更為一旬三朝,若再縮減,有違祖宗之制,當年太祖皇帝,一日多朝都不覺得辛苦,而今不過一旬三朝,你們就覺得辛苦了?朝會,不僅是君臣之禮的體現,還是展現帝王天威的重要形式,我反對朔望常朝!”
張四維說完,快速看了張居正一眼,見其沒有任何表情,便回到了隊列中。
他在揣摩張居正的想法。
一旬三朝是張居正提出來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去虛務實,而今一些官員顯然想要更務實一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頓時,又有十余名官員站出,附議禮部尚書張四維。
這些官員顯然不是愛上朝。
大多是覺得左都御史葛守禮暗指張居正專權,故而要站隊,與葛守禮唱反調。
稍傾。
吏部尚書張翰站了出來。
“臣以為,一旬三朝,繁而無用,不如變為朔望朝會,若有大事,再開朝會即可。”
“臣附議!”
張翰剛說完,戶部尚書王國光和工部尚書郭朝賓便出列附議。
朝堂內。
最有話語權的,除了內閣的兩個閣老,就要數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了。
吏部、戶部、工部三大尚書都附議左都御史葛守禮。
禮部尚書張四維反對,而其余兩位尚書,兵部尚書譚綸不在京,刑部尚書王之誥則并未表態。
張四維見三位尚書都與他唱反調,不由得再次高聲道:“諸位,祖宗之法不可違,你們想一想太祖與成祖是如何上朝的,此等國之禮,斷然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