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臺之上,幾乎是只要有人下去,便立即有人站上去。
一個個詣闕者,皆無比亢奮。
他們壓根沒想到,自己竟有機會站在午門前抨擊朝政,且不用受懲。
今日,所有議政官都達成了一個共識。
無論出現什么樣的譏諷之言,大家都傾耳聆聽,而不可發一聲斥之。
沈念聽了大半天后,心情逐漸放松起來。
百家議政前。
書生士子們儼然如洪水猛獸。
輕則反對當世之法令政策,重則直接反朝廷,勢頭非常強勁。
但今日聽他們一講。
沈念聽到最多的,其實不是反抗,不是異端學說,而只是過于理想化。
此外,他們的言論中也裹挾著大量民意,這是朝廷必須要重視的。
漸漸的,天色全黑,午門前燃起了火把。
申時行見天色已黑,本想宣布結束。
但張居正有言:待無人再上議政臺或到子時,再行結束。
這可能是天下讀書人唯一一次痛快發言且朝廷暫時還不會反駁的一日。
張居正想讓他們說個痛快,想要聽到更多真實的聲音。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
亥時初(21:00),詣闕者們終于發言完畢,無人再上臺。
申時行當即宣布結束。
同時提醒所有人,明日午時后,將是朝廷議政官們的發言時刻。
此刻的沈念。
腦海里鉆入了一大堆各式各樣的學說政見,又累又乏,當即便回家睡覺了。
……
翌日,太陽剛剛升起。
昨日詣闕者言論的簡報,便印制了出來。
翰林院、順天府、貢院、文廟、國子監等衙門前,皆有張貼,且還有胥吏散發于民間街頭,欲令更多人知。
書生士子們紛紛圍觀。
他們想看一看,朝廷會不會虛以委蛇,將一些反抗的學說政見壓下去。
當發現簡報之上皆是昨日實情后,一些書生士子不由得對朝廷產生了一絲好感。
往昔。
他們是根本看不到朝廷這份真誠之意的。
當然,也有人認為此乃朝廷籠絡人心之舉,實則是為了今日午后的反駁。
“作戲而已,我若是沒猜錯,今日午后,那些議政官們一定會將這些政見逐個抨擊,全部反駁。”
“朝廷讓詣闕者先言,就是為了反駁,沒準兒日后還會算舊賬,若我所料不出,但凡發出對朝廷有敵意言論者,后續科考或仕途絕對不順,甚至有被抓進大牢的可能。”
“只要朝廷這次不解禁天下的民間書院,不讓天下生員自由議政,我便接著罵!”
……
正午時分,午門之前,陽光溫暖,有一絲絲風。
集聚著的依舊是昨日那群人。
只不過,今日的詣闕者變成了聽眾,議政官們變成了言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