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萬畝,不能再多了!”此刻的朱在鋌,嘴唇都在顫抖。
殷正茂緩了緩。
“五十萬畝!但需要有一個前提。”
“什么前提?”
“王爺需命令河南所有宗藩向朝廷捐田,另外上奏請愿大明所有宗藩都應向朝廷捐田,以表對河南丈田的支持!”
“這……這……這不是讓天下的宗藩都罵本王嗎?”
“王爺您與他們各居藩地,又見不到面,何懼被罵?您如此做,聽不聽到罵聲,臣不知,但全天下都會聽到陛下表彰您的聲音。”殷正茂面帶微笑地說道。
朱在鋌緩緩坐在椅子上,認真思索起來。
半盞茶后。
“殷部堂,此事容我與宗族之人商量一番,本王當下還難以做主!”
河南周藩,以朱在鋌為大。
但其下面還有四十多個郡王與數千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的同宗。
這五十萬畝良田,自然是分攤到每個人手里。
他需要召集這些人討論一番。
殷正茂拱手道:“那麻煩王爺在三月十四日黃昏前,給臣一個答復吧,另外,誰不同意,這個假丈田畝的主謀就是誰,這點,臣是能做主的。”
朱在鋌點了點頭。
殷正茂所言不假,他若想借假丈田畝之事對付周王府,周王府接下來的日子絕對會越來越艱難。
……
片刻后。
殷正茂走出了周王府。
五十萬畝對整個周王府來說,并不算多。
均攤之后。
一些宗藩最多是將手中的銀筷子變成竹筷子,完全不影響他們喝酒吃肉。
殷正茂非常有信心,朱在鋌會依照他的要求去做。
接下來。
他需要做的就是一邊等消息,一邊去審一審那些省官們。
河南的這些省官,太在乎個人仕途,太想既能完成朝廷任務,又能不得罪宗藩。
結果他們得罪了最不能得罪的群體:河南百姓。
他們若有殷正茂這種計策,穩穩拿捏朱在鋌,也不至于被免職軟禁。
他們被朝廷擼掉,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三月十四日,近黃昏。
周王府朱在鋌派人向殷正茂傳話:一切依照殷部堂的意思辦。
殷正茂不由得大喜,朱在鋌還是妥協了。
此計若施行成功。
不僅僅是河南的田賦會增加,其它地方的宗藩也定然會捐出一些田地,使得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朝廷的日子也好過一些。
他功勞甚大。
“哈哈,今年的國庫收入必將增加,老夫距離入閣又近了一步啊!”殷正茂的臉上滿是笑容。
他如此盡心查案,為朝廷謀田,目的就是入閣。
大明官場有海瑞這樣的“完人”,也有殷正茂這樣的“老油子”。
其實無法說誰對大明的貢獻更大,唯有放對位置,才能彰顯出他們的價值。
而目前。
殷正茂與海瑞在朝中的位置,顯然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