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說完后,頓時有十余名官員站出,高呼附議。
縱觀這些人的身份。
有科道言官,有兵部的、刑部的、禮部的等,大多都是張四維與王崇古的門生故舊。
當然,也有顧大局者。
附議只為避免山西內亂與戰事。
還有許多沒有表態的官員,并非反對,而是在等張居正與呂調陽表態。
一旦張居正也同意這樣做。
無論海瑞接下來查出什么,此事都不會牽扯過多。
此刻。
王崇古與張四維已甚是興奮,他們最大的倚仗,就是群臣之力。
這些官員為了他二人的只有少部分,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為了顧全大局。
就在這時,左都御史陳瓚走了出來。
作為大明三法司中最有權勢的官員,他的表態非常重要。
“臣附議!”陳瓚語氣堅定地說出三個字。
他如此說,自然是為了顧全大局,防山西生內亂,邊境起戰火。
他的支持。
對張四維與王崇古二人而言,完全是意外之喜。
這一刻,勝利的天平已經傾向他們。
如此多的官員支持他們,反對海瑞,即使是小萬歷與張居正不滿,也會充分考慮官員們的情緒,不然朝會之后,小萬歷的御案之上,必然是一大堆奏疏。
緊接著。
禮部尚書馬自強站了出來。
張四維的心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馬自強雖是他的親家,但與他的關系一直不好,且對方在朝堂的話語權很重,若支持海瑞,一下子就能將陳瓚之言壓下去。
“陛下,臣以為,無論海僉院查出什么,都應輕懲張、王兩族,因為山西離不開張、王兩族,此事過后,朝廷多派御史與廠衛監督便是,而不必對張王兩族禁商!”
馬自強做事求穩。
他想出的辦法,永遠都是最穩妥的辦法。
馬自強說完后,申時行站了出來。
“臣附議!”
隨后,王錫爵、沈一貫、許國、王祖嫡、趙志皋等官員紛紛站出,表示附議。
這群官員全都是“顧大局”的官員。
“親家,真是我的好親家啊!”
跪在最前方的張四維已快笑出聲,他根本沒想到陳瓚與馬自強等人會支持他。
依照目前幾乎一邊倒的支持率,即使小萬歷與張居正支持海瑞,也必須要照顧到官員們的想法了。
這一刻,張四維與王崇古已感覺勝利在望。
他們將粉碎大明最具有攻擊力言官海瑞的一次重擊。
就在這時。
戶部尚書殷正茂從隊列中走了出來。
殷正茂朝著小萬歷微微拱手,然后瞥了周圍表態的眾官員一眼。
“陛下,既然關門了,臣以為大家就應說一說實話。”
“張閣老身在內閣,大權在握;王部堂守在邊境,軍權獨攬。張王兩大家族因朝廷鹽引與在朝官之勢而發家,成為晉商領袖。”
“如此有權有兵有錢且身在邊境的家族,朝廷怎能不忌憚!莫說張、王兩族有當下如此多的罪狀,即使無罪,朝廷也應防著張、王兩族。”
“臣以為,張、王兩族該到了為朝廷做犧牲的時候了,張王兩族禁商,張閣老與王部堂致仕,方能使得朝廷安心。大明江山之穩固,高于一切!”
“當下,諸位反對海僉院之奏疏,一部分是懼海僉院對其彈劾,一部分是以張、王為靠山,還有一大部分,則是為了顧全大局,為避免山西內亂與邊境生戰而反對海瑞。”
“臣以為,為大明江山之穩固才算是顧全大局,即使山西遭難,也應徹底清除張、王兩族的邊境之患!”
殷正茂一下子將大實話道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