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緩了緩,接著道:“二人被懲事小,然漕運事大,咱們也該好好想一想如何能夠平息民怨,也該整頓整頓漕運了!”
片刻后。
張居正三人將內閣的奏疏,未經票擬,全部帶到了文華殿。
當下,他們只有等到殷正茂與沈念歸來,講明具體情況,才能拿出一個解決事情的辦法。
……
近午時。
殷正茂與沈念趕回了京師,二人迅速洗漱一番,換上一套干凈的官服,直奔文華殿。
……
文華殿內。
小萬歷坐于御座前。
翰林修撰王家屏以起居注官的身份站在東南側,馮保站在另一側,張居正、呂調陽、馬自強皆站于下側。
殷正茂與沈念大步走到殿中央,朝著小萬歷行跪拜之禮。
“都起來吧,彈劾你們的奏疏都快將朕的桌子壓塌了,解釋解釋吧!”小萬歷黑著臉說道。
二人平息暴亂,使得漕運恢復正常,圓滿完成了小萬歷交待的任務。
但卻也捅了一個天大的窟窿。
小萬歷令沈念前往,本是防止殷正茂脾氣上來沖動殺人,沒想到沈念不但沒阻止,反而主動要求砍人。
若不是殷正茂不愿令沈念與他分攤罪責,沈念定然也會砍人。
這些細節。
錦衣衛百戶石青在奏疏上寫得一清二楚。
他雖聽殷正茂與沈念的話,但只忠于小萬歷。
小萬歷不想懲罰二人,但二人違背法令,已是事實,不得不懲。
懲輕懲重,就看二人如何解釋了。
當即,殷正茂便解釋起來。
這位六十五歲高齡的“蔫壞”老頭,能文能武還能哭。
其聲淚俱下地將馬頭集渡口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著重突出漕運勞力們的無奈與無助,并將被砍那四名官員的丑陋行跡全揭露了出來。
沈念作為補充者,主要負責講述丁元植吃砒霜自盡與七十三歲高齡劉伯自殺以及二人的訴求。
一言以蔽之。
殷正茂承認砍人有罪,但是為漕運勞工們爭取更大的利益;沈念承認監督有失,但也是為漕運勞工們爭取更大的利益。
最后,二人跪在地上拱手道:“臣有罪,請陛下重懲!”
御座上。
小萬歷聽得眼眶發紅,眼淚汪汪。
劉伯的死與死前之言,令他震驚;丁元植的死與死前請求,更令他震驚。
“酷暑能歇,寒冬有衣,病而有醫,死而得葬,這……這……對于運河上的勞工而言,就那么難以實現嗎?”
小萬歷緩了緩,看向殷正茂與沈念道:“殷閣老、沈侍講,朕若在渡口,沒準兒也會提刀砍人!”
“咳咳……咳咳……咳咳……”
小萬歷話音剛落,張居正、呂調陽與馬自強便同時咳嗽起來。
身為皇帝,哪能說出此類話語!
小萬歷連忙道:“朕言語有失了,大明治國,當以大明律為準繩。”
“元輔,您覺得此事接下來該如何處理?”小萬歷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緩了緩,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應急辦。”
“殷閣老擅殺有罪官員,不懲不足以正大明律,沈侍講本奉命防殷閣老做出沖動之舉,然其并未阻攔,亦有失職之罪。”
“然此事較為復雜,許多人還不知丁元植與劉伯身死之事,臣建議先將二人禁足,令其撰寫請罪奏疏,而后先將此事擱置兩日,聽一聽民意,此事發生在順天府內,又是運河之畔,最多到黃昏,便能傳遍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