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之后。
支持新政的官員、百姓越來越多,使得張居正等人也都充滿了干勁。
待全國田畝丈量完畢,時機成熟,為天下黎民解除賦役困擾的一條鞭法,便可施行天下。
那時的大明,將會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強大。
……
八月初一,燥熱之期漸過。
小萬歷突然以忘記慶賀沈念之子沈言澈一歲生日為理由,賞賜沈念白銀百兩,彩鍛四表里,官瓷一套,茶葉四餅。
小言澈的一歲生日在七月底。
小萬歷如此厚賞,顯然是對沈念被罰俸半年的補償。
滿朝文武都看得出賞賜的緣由。
但這個理由非常充分,誰也沒理由挑理,畢竟沈念之子的名字乃是皇家所賜。
小萬歷也是為了告訴所有官員——
誰在為朝廷做事,誰只考慮個人仕途,他心中清清楚楚。
……
八月初五,午后,文華殿內。
小萬歷正在練字,只有馮保侍候在他的近旁。
這時。
李太后急匆匆走了過來,說道:“陛下,絕不可準許張閣老回鄉探親啊!”
小萬歷站起身來。
“母后,朕未準,朝堂不可一日無元輔,朕正想著如何安撫元輔呢?”
一個多時辰前。
張居正上奏稱七十四歲的父親張文明患病,他欲告假一月,回鄉探視。
李太后知道后,立馬就急了。
當下。
朝堂的一大攤子事情皆離不開張居正,小萬歷成親的籌備事宜也皆需要張居正打點。
李太后將張居正視為皇家長工,絕不允許許張居正告假一日。
李太后緩了緩,看向小萬歷。
“陛下,接下來你我各施賞賜于荊州江陵張府,而后陛下再寫一封手諭交給荊州的張老先生,展現朝廷對張家的關懷,張閣老感念圣恩,必不會離京。”
小萬歷認可地點了點頭。
目前很多朝事他雖都能做主,但大多是仰仗張居正的打點與執行。
若無張居正,朝上官員絕對會亂成一團。
他對張居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內閣與六部對張居正也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張居正請假一日,朝堂便有可能出亂子。
當日。
李太后頒懿旨,小萬歷傳口諭,并命人置辦了兩大馬車的禮物送往荊州江陵張府。
張居正知曉后,連忙呈遞奏疏,感謝圣恩,不再提回鄉探親之事,但心中依舊忐忑。
沈念聽說此事后,不由得皺起眉頭。
他知曉荊州江陵張老先生的大限之期將至,接下來,朝堂恐要掀起一場“倒張”的暴風驟雨了。
八月初十。
張居正的荊州同族來到京師,告知張居正:大父善食,身體無恙。
大父,指的便是張文明。
這使得張居正放下心來,開始專心于朝政。
八月十六日。
張文明寫給張居正的回信,送到了張居正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