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時。
三大閣老、戚繼光、申時行、沈念六人來到了武英殿。
這算是私宴。
沒有很多官員參與,也沒有太多歌舞禮儀。
眾人飲了三杯酒后。
小萬歷與三大閣老互相配合,開始夸贊起了戚繼光。
戚繼光關于邊政的奏疏早已呈遞到了兵部,細節都是與內閣與兵部對接。
小萬歷與三大閣老只負責安撫戚繼光的心,讓他感覺到圣恩隆重,唯有鞠躬盡瘁才能報答圣恩。
這種場合,戚繼光也見得多了。
他清楚地知曉,軍權在握的武將在皇帝與諸多文官心中的地位。
有用時,捧在手心;無用時,踩在腳底都嫌硌腳。
雙方寒暄了小半個時辰后,小萬歷終于提到了黑心棉之事。
“戚總兵盡管放心,戍邊將士冬衣貪墨之案,朕一定查個水落石出,對主謀者,嚴懲不貸,絕不姑息。當然,朕也希望眾卿能考慮到此事造成的負面影響,與朕站在一起,解決此事,莫使得民怨沸騰,邊境生亂!”
小萬歷后半句話,儼然有深意。
說罷,小萬歷便端起酒杯,沈念等人也連忙端起酒杯。
接下來,就看錦衣衛與三法司聯查出的結果了。
……
宴后。
沈念將心中的顧慮,即這可能是馮保的雷聲大雨點小之計,告知了殷正茂。
看似不徇私,實則以私為公。
在官員們挑不出毛病的情況下,輕懲武清伯,或者將此事拖下去,拖到過年,待大家情緒緩和了再進行處理。
殷正茂聽罷,雖還不能確定小萬歷接下來會如何處理此事,但心中已有了對策。
午后。
他便去三法司與北鎮撫司轉了一圈,先是警告眾官員,此事誰要徇私,他必重懲。
然后,他還特意去見了武清伯一面。
他告知武清伯:他正在磨刀,若大明律殺不了主謀者,他便用刀殺了主謀者。
這位砍頭閣老的名頭,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武清伯聽到此話,直接嚇暈了過去。
北鎮撫司鎮撫使曹威連忙叫來御醫,然后將殷正茂請了出去。
不然。
殷正茂可能再說幾句話,就將此案審出來了。
小萬歷與李太后知曉殷正茂將武清伯氣暈后,都非常憤怒。
大明閣臣,鮮有這么粗魯不著調的。
但殷正茂只言主謀者,并沒有點名武清伯,小萬歷無法懲罰他。
在李太后的催促下,小萬歷無奈,只得禁止任何人探望武清伯。
這一刻。
小萬歷突然覺得馮保接下來的計策不一定能成功。
因為沈念主張對主謀者施以絞刑。
小萬歷很清楚,張居正離朝后,沈念是唯一有能力將滿朝文武聚攏在一塊的那個人。
沈念與他意見一致,小萬歷處理朝事可謂是事半功倍,然沈念若與他意見相背,他就感覺在前朝一下子失去了倚仗。
此刻的小萬歷,也非常糾結,但是他只能聽從母命,將孝道放在第一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