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書生士子在討論沈念時,直接將其喚作小閣老。
往昔,有人喚沈念為小閣老,乃是調侃。
而今,許多人都覺得沈念入閣只是時間問題。
二十八歲擔任從五品的翰林侍講學士,成為部堂官已是板上釘釘,而入閣,則也有八成以上概率。
還有文人在民間小報上稱呼沈念是:雖無閣老之職,然有閣老之權。
若是一般官員被冠以這樣的名頭,絕對會被嚇壞,然后迅速上奏請罪,以脫僭越之嫌。
但沈念根本不加理會。
他能感覺到,有人在暗中捧殺他。
這些人因“抑兼并三策”將沈念捧起來,日后此策若出問題,那沈念就是首罪。
另外,沈念感覺一些官員是因不想張居正提前歸朝而支持此策。
沈念無畏這些流言。
當下的他,做官只秉持兩點。
其一: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其二,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員。
……
二月初一,清晨。
皇極門下朝會。
小萬歷下旨昭告天下:“全國丈田,依照沈念所提的抑兼并三策,正式施行,限期兩年。
根據河南、江西等地的丈田年限,官員們商量后,皆認為一年太短,三年太長,不設年限又會使得一些官員無限拖延,故而定為限期兩年。
此旨意一出,京師外農莊的百姓一片歡騰。
京師周遭之田被兼并最多。
許多百姓被迫成為佃農,所得不夠吃穿,而今若能平價買地,那他們很快就能過上好日子。
二月初二,五更天。
三百零五名外放的進士,齊齊出京,踏上了赴任之路。
當日。
小萬歷還宣布:以都督同知王偉長女為皇后,遣英國公張溶、內閣次輔呂調陽持節,行納采問名禮。
納采問名,就是送聘禮,問女名。
在內閣的干預下,小萬歷的聘禮已不算過奢,但與一般人家相比,還是天壤之別(聘禮如下)。
此乃小萬歷大婚的第一步。
皇家的這一套成婚禮儀非常繁瑣,需要祭告天地宗廟,宣讀納采制書、舉行酒宴等。
納采問名之后,緊接著便是納吉納征告期禮(即告知大婚之吉日),然后還有宣讀冊立皇后詔書、舉行行合巹禮、謝恩禮等。
一系列流程走完,基本上要一個月。
這段時間,最忙的便是內廷、內閣與鴻臚寺。
……
二月初八,清晨,天氣尤寒。
票擬司內,炭火通紅,甚是溫暖,沈念正持筆票擬。
新年初,往往是官員呈遞奏疏最多的時候,外加全國丈田之策的施行,需要擬定的條例非常多。
一眾票擬檢詳官都甚是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