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正茂一愣,疑惑地問道:“子珩,你可是有治河良策?若能根治河患,老夫帶著戶部官員出門乞討,也湊夠一百萬兩!”
沈念無奈一笑,拱手道:“并無良策。”
“在下官心中,目前最好之策,當屬潘巡撫的‘束水攻沙,以清刷黃’之策,然此策能否使得大河安瀾,仍有許多變數。”
“下官只是覺得,我們剛才討論治河之策時,下意識地就想著怎么省錢怎么來,大家建議之策,皆是小打小鬧,言語之中透露著河患根本不可戰勝,只能出現問題解決問題。”
“如果朝廷能明確提出至少拿出一百萬兩白銀解決河患,大家提供的策略會不會能多一些,擅于治河的官員會不會踴躍一些?”
“我認為,朝廷必須拿出一個根治河患的態度。”
“黃河水清乃盛世之兆,黃河安瀾,更是讓全天下百姓都吃飽肚子的關鍵,我們丈量田畝,不就是為了豐盈國庫的同時令百姓過上好日子嘛,花大錢,往往也能省大錢!”
“故而,我建議朝廷直接提出將至少拿出一百萬兩白銀治理河患,并給予治河官特權,諸事皆可為治河讓步,如此,定有官員主動請纓,定有良策涌出!”
三大閣臣聽到沈念的話語后,都不由得無奈一笑。
呂調陽無奈地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畢竟是一百萬兩啊,且我們在開挖膠萊河上,已經栽過一個跟頭了!”
一百萬兩白銀。
相當于年太倉銀(國庫財政儲備)的五分之一,相當于薊鎮一年的軍費,能滿足約五萬戶家庭一年的口糧,能讓二十五萬災民維持一年的生計……
而今,只是去買一個可能性。
若在河里打了水漂,那批準一百萬兩治河之人,將遺臭萬年。
當下。
朝廷開支,皆是考慮該不該花,值不值得花,而不是先將錢扔出去。
軍費能令士兵守衛邊疆,賑災錢能讓災民填飽肚子,免于動亂,作用顯而易見。
但治河,真有可能將一百萬兩扔到水里,只是聽了個響。
“一百萬兩,彰顯的是朝廷治河的決心,如果我們如此重視,上下一心,仍未能解決水患,那就是天意了,何不破釜沉舟一次呢?”
沈念很擅于挑起眾人的情緒。
聽到此話,殷正茂直接站起身來。
“老夫覺得,可以一試,膠萊河之敗值得我們警醒,但不值得我們因此再也不敢大刀闊斧地治河!”
殷正茂中氣十足,一下子令眾人都激動起來。
呂調陽緩了緩,朝著桌子上一拍。
“啪!”
“好,這個奏疏內閣來擬,責任內閣來擔,咱們先申請一百萬兩的預算,表明朝廷根治河患的態度,讓擅于治河的官員主動請纓,這次治河,不是河道與漕運之事,而是我們所有人的事情!”
呂調陽溫溫吞吞數年,此話一出,倒是有了幾分張居正的氣勢。
當即,內閣三閣臣開始草擬治河預算奏疏。
沈念等人則是開始思索如何令擅于治河之臣得知此消息后,能夠主動請纓,并提出新策。
這一刻,沈念期待著潘季馴能夠主動請纓。
或許他自己做的成功率只有五成,但若有沈念等人傾盡全力的幫扶,成功率沒準兒能達十成。
一百萬兩足以重新給予天下人希望。
一百萬兩用在正確的地方,足以使得黃河區域性安瀾,足以使得運河暢達,漕運不再會延期數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