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謂誠意滿滿!
朝廷這番舉動,也使得民間的反響巨大。
沒想到朝廷突然間能對治河的官員胥吏、工匠民夫有如此重視程度。
要知。
無論是治河官還是治河民都是苦職位,是很多人都不愿做的差遣。
治河官承擔著“河決即問責”的風險。
治河百姓更有可能被當作“人樁”強行堵口,而匠籍的技術工匠,每日的工銀只有五分,子孫不能擅自改業,儼然是底層中的底層。
而今,這些經常泡在水里的泥腿子將有可能得到小萬歷的親自召見。
無異是一件稀奇事。
這一刻。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朝廷治河的誠意與決心。
……
這日午后。
翰林院,學士廳。
國子監祭酒王錫爵因小萬歷的日講事宜來到了申時行的辦公房。
這對同年的榜眼與狀元。
雖然性格一火一水,一急一慢,意見不合時甚至打過架,但私下里的關系非常好。
二人處理完公事后,便坐在茶臺前喝起了茶。
就在這時。
申時行笑著說道:“元馭,我最近在研究一人,越研究越覺得當下朝堂有他,實乃我大明之幸,吾等之幸!”
王錫爵一愣,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我?”
申時行嘴巴一撇,道:“你一個一點就炸的炮仗,有何值得研究的?我在研究子珩,越研究,我越覺得他厲害,甚至未來的成就會遠遠超過張閣老,甚至成為我朝最卓越的首輔!”
“子珩確實優秀,但想超過張閣老,有些難度吧,細講講!”
申時行緩了緩,輕呡一口茶。
待急性子的王錫爵快想要開口罵他之時,才緩緩開了口。
“子珩因在內書堂講課引得陛下注意而成為日講官與起居注官,起初,我以為他升官迅速,是因常伴陛下身邊,日講有活力,外加偶爾有些小聰明,但后來我思索了一番子珩做過的一切,越思越感到不可思議。”
“近三年來,朝堂的許多重要決定都離不開他,從他的廢物論、盛時論、安民策到舉薦海僉院、設立票擬司等等,沒有一策有錯,沒有一策不是常人難以想到,包括此次在治河之事的建議……”
“我覺得,當下大明之新政可無張閣老,但不能沒有子珩!”
“子珩做事很純粹,我從未見過將‘民為貴’思想執行如此徹底的,他是真將‘能苦一苦官員就不苦一苦百姓’執行到了實處,另外,他高明之處在于,為陛下,為滿朝文武都設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讓全天下百姓都吃飽肚子!”
……
“另外,我最傾佩的地方是,子珩將張閣老新政變成了萬歷新政,將朝廷變法變成了全民變法,此舉實在厲害,足以使得他青史留名!”
聽到此話,王錫爵的眼睛也不由得亮了。
歷朝歷代,新政變革最大的痛處便是人走政息。
比如范仲淹的慶歷新政、王安石的熙寧變法。
然沈念不斷提高小萬歷在新政改革的影響,讓小萬歷成為了新政改革的主事人,如此,即使張居正離朝,新政還會繼續下去。
比如當下。
小萬歷雖未曾親政,但全朝皆認為這些策略是經小萬歷認可,且以后很難推翻的。
如此,便有了干勁。
此外,便是沈念對改革變法的開拓。
他使得大明兩京十三省的百姓都參與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