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
翰林修撰、商貿使沈懋學帶著一百多人的商貿使團,手持小萬歷的通商開市敕書,離開京師,前往北境。
隊伍中。
有負責處理涉外糾紛的禮部官吏,有主導對外禮節的鴻臚寺官吏,還有二十多人是戶部挑出的自愿前往北境經商的商人。
此等配置,對付韃靼人綽綽有余。
接下來。
沈懋學必然會成為韃靼各個部落巴結的對象。
因為他掌控著大明與蒙古韃靼各部落的通商貿易權,韃靼各部落是想吃肉還是挨打,就看他們能不能讓沈懋學滿意了。
商貿戰爭,贏家通吃。
實乃殺人不見血卻比殺人更殘酷的戰爭,也是當下之大明對外最有利的戰爭形式。
如何以商貿穩和平,提高邊境百姓收入與凝聚力,且使得韃靼各部內戰不斷,無暇擾亂大明,就看沈懋學這位狀元郎接下來的表現了。
……
七月初五。
在遼東總兵李成梁的積極配合下,朝廷所遣御史與廠衛對其徹底調查了一遍。
經查。
殺良冒功,夸大戰果,確有實情,不過主要是下面兵士為爭功所致,李成梁有治軍不嚴之過。
至于被彈劾的“養寇自重”之罪,乃是執行朝廷的“以夷制夷”之策,無罪無過。
關于“將遼東之兵培養成李家私兵”的彈劾,也并無實證,其主要原因還是李成梁在軍中過多講關二爺那套兄弟情義而薄于軍紀軍法所致。
最后。
小萬歷以治軍不嚴之罪,罰李成梁半年俸祿,責令其整頓軍容軍紀,并又派遣一名駐邊太監,巡察遼東。
這個結果可能有水分。
但有大半原因是李成梁積極配合的態度爭取來的。
李成梁若令遼東的下屬阻礙朝廷調查他,那懲罰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邊境將領,聽話向來比軍事才能更重要。
……
七月初六,近午時,天氣炎熱。
票擬司內。
沈念票擬奏疏時,突然看到一份來自山東巡撫趙賢、山東布政使朱卿復、山東巡按御史趙允升,三人聯名的奏疏。
三人稱:六月十七日,山東兗州府曲阜縣發生了一起地方豪強因對丈田不滿,糾集一群潑皮無賴闖入縣衙,毆打官吏的惡性事件。
此事導致曲阜縣十余名官員胥吏受傷。
其中曲阜縣縣令湯顯祖被圍毆,口吐鮮血,昏迷不醒,傷勢最重。
目前正在救治中。
兗州府知府游季勛已派遣兗州府通判徐良前往曲阜縣,與曲阜縣縣丞白有祿共同主理縣政,并會將所有闖衙鬧事者抓審嚴懲,而后上報。
沈念看罷此奏疏,不由得面色鐵青。
他拿起筆在票擬紙上寫道:暴力闖衙,毆打官員,實為謀逆大罪,臣建議對主謀者判處死刑,對從犯從嚴從重判刑。
丈田,最難的便是地方縣官。
他們是直面一眾宗藩士紳、地方豪強、鄉村大戶等兼并土地者的人。
為個人私利。
兼并者不惜使用偷偷篡改丈量工具、偽造田契、詭寄、投獻等各種手段隱藏私田,甚至用金錢與美人令地方官與他們同流合污,以及利用權勢壓迫,栽贓陷害。
縣官們若不強勢,若無定力和手段,根本做不下去。
全國丈田開啟的半年來。
田地兼并者與州縣官員發生沖突已達上百次。
只是此次將一縣縣令打成重傷,還從未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