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近黃昏。
薛家家仆與一眾衙役兵卒又將曲阜縣縣城翻找了一遍,但仍未找到湯顯祖。
這一刻。
薛鉦、徐良、白有祿三人都有些急了。
封城一兩日沒有問題。
一旦超過三日,城內商貿不通,百姓心中恐慌,必會引發諸多混亂。
而一旦解封,湯顯祖便有可能將“忠信社”之事傳向京師。
到那時,誰都保不了他們。
其實。
忠信社算得上一個秘社,非參與其中,根本不知其名。
但薛鉦過于自負,以為能令湯顯祖妥協,才使得消息外露,甚至將兗州府知府游季勛、兗州府通判徐良皆為社員的消息也告知了湯顯祖。
……
陽武侯薛府,后廳。
薛鉦站在一面墻壁前,認真地掃視著上面懸掛的曲阜縣縣城地圖。
他不時皺眉,想不通湯顯祖怎會被救走。
即使真有錦衣衛來此。
曲阜縣縣城這方彈丸之地,處處都是他薛家的眼線,但凡是活物,根本藏不住。
另外。
錦衣衛多活躍于地方州府,來縣城執行公務的可能性非常小。
即使來,一般也不會超過五個。
薛鉦又將地圖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突然將目光鎖定在孔廟東側的衍圣公府之上。
“難道他在衍圣公府上?”薛鉦說罷,又搖了搖頭,喃喃道:“不可能,孔尚賢膽小如鼠,他若敢幫錦衣衛藏人,就是與我薛家,與整個曲阜縣的鄉紳地主過不去!”
就在這時,一道咳嗽聲傳來。
“咳咳……咳咳……”
一位身穿華服、頭發花白、年約五十歲的男子來到薛鉦的旁邊。
“二弟,縣城怎么封門了?抓個盜匪需要封鎖城門嗎?咱家的家仆怎么都出去尋人了?”
說話者,便是陽武侯薛汴。
他膝下無子,身體一直都不好,故而陽武侯府的所有事情基本都是交由薛鉦打理。
待薛汴去世。
大概率會采取“弟襲兄爵”的方式,由薛鉦擔任下一代陽武侯。
不過自嘉靖朝之后。
弟襲兄爵難度加大,需要皇帝特批。
薛鉦創建忠信社,一大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關系網,便于襲爵。
另外,日后即使被降爵,也能靠著忠信社,操控曲阜甚至整個兗州府的生意,保證薛家世世代代,一直興旺。
當下。
薛汴幾乎被架空,其空有侯爵尊位,但陽武侯府的家財、人事都牢牢被薛鉦抓在手里。
薛汴也知忠信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