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清晨,皇極門下,常朝朝會。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其中,內閣首輔張居正身穿小萬歷御賜的緋色坐蟒袍,腰系玉帶,頭戴展翅烏紗帽,站于最前方。
張居正已在家丁憂十個月。
接下來的十七個月(丁憂期),他只會在私人場所穿著素衣,其余場景,皆穿官袍。
此乃小萬歷特許。
百官行禮結束后,通政使司當值官站了出來。
其念誦了兩篇今早才呈遞上來的奏疏。
一篇是內閣閣臣呂調陽的致仕奏疏,一篇是內閣閣臣馬自強的致仕奏疏。
二人皆以“年邁體弱、身體有疾”之理由,懇請告老還鄉。
小萬歷坐在御座之上,看向張居正,說出了那句他曾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
“元輔以為如何?”
張居正大步出列,拱手道:“稟陛下,呂閣老與馬閣老自入閣以來,夙夜在公,忠勤可嘉,做事老成練達,實為國之柱石,然當下體力衰減,有心而無力,實在不宜強留,臣以為可恩賞還鄉,令二位頤養天年。”
小萬歷環顧下方,問道:“眾卿可有異議?”
百官皆知,呂調陽與馬自強致仕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全部拱手高呼:臣無異議!
“準!”小萬歷非常干脆地說道。
曾經君臣那種常用的“三辭三讓”禮數,小萬歷是不喜的。
再說,這兩年呂調陽呈遞的致仕奏疏沒有五十道也有三十道了,無須再假意挽留。
“謝陛下恩準!”呂調陽與馬自強跪地長呼。
二人都非貪戀權位之人,外加身體確實有疾,體力難以勝任,此時致仕,對他們而言乃是一種解脫。
小萬歷緩了緩,看向百官說道:“二位閣老致仕之后,閣臣之職、禮部尚書之職,都應擬新,朕與元輔、殷閣老、吏部王尚書商討一番,過幾日再定!”
群臣皆拱手。
諸如內閣閣臣與六部堂官這樣的重臣,都是皇帝欽定,無須走常規考成流程。
小萬歷緩了緩,繼續說道:“另外,待新任閣臣履職之后,朕欲打算裁撤票擬司,眾卿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群臣皆拱手。
票擬司本就是個純粹的差遣衙門,非正職,無俸祿,成立之時乃是為內閣減負。
如今,張居正歸來,票擬司便沒有再存在的必要。
其實,小萬歷有些想留票擬司存在。
因為票擬司能為他多提供一種選擇,還能提高皇權。
但他需考慮張居正的心情。
外加張居正在朝,票擬司的發言權將會降到非常低,甚至會影響行政效率,不如裁撤。
原票擬司檢詳官若對內閣票擬有異議,完全可以上奏言明。
沈念對此一點異議都沒有。
在他眼里,此舉算得上減負,但有些檢詳官則為失去票擬之權而感到可惜。
……
翌日,小萬歷連下兩道御旨。
其一,準許呂調陽以少傅之職致仕,賞賜白金一百兩、紵絲四表里、新鈔三千貫、大紅織金胸背斗牛衣一件,歲給廩隸、賜馳驛還鄉。
其二,準許馬自強以太子太保之職致仕,賞賜與呂調陽近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