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清晨。
小萬歷得知張居正的身體已無大礙后,下手詔,令張居正立即返回內閣處理政事,無須避嫌在家,若其不回,小萬歷將親自前往張宅邀請。
這對一名臣子而言,實乃天大的信任與榮耀。
張居正甚是感動,然后回復了小萬歷一段肺腑之言。
“臣數年來,所結怨于天下者不少矣!險夫惡黨顯排陰嗾,何嘗一日忘于臣哉!念已忘家殉國遑恤其他!雖機阱滿前,眾鏃攢體,臣不畏也!”
此話直白來講就是——
張居正這些年與天下人結怨甚多,一些陰險小人明里排擠,暗里陷害,每天都在算計他。但張居正為了國家舍棄家庭,就算眼前滿是陷阱,就算無數利箭射向他,他也絕不畏懼!
此乃張居正在表態:打不倒他的,終將使得他更強大。
當日午時,張居正頂著巨大壓力重回內閣辦公,而小萬歷也令人將張居正這番話傳了出去。
……
就在這時。
高拱之妻張氏,高拱義子高務觀被拘押到京師詔獄。
錦衣衛找到了高拱親自撰寫的《病榻遺言》原版,與京師所傳版本幾乎一字不差。
這說明這篇《病榻遺言》確實出自高拱之手。
高拱無兒無女。
高務觀乃是他的繼子,今年才剛滿二十五歲,未入仕途,為人憨實。
據他交待,高拱回鄉后,便一直在家中著書,而他與張氏皆不知《病榻遺言》的存在。
高拱去世前,曾交待其死后令高務觀整理文集,印刻成書,但他忙于治喪,打算喪后再進行整理。
治喪期間,有一位談吐不俗、年約五十左右的中年人深夜來到高家,自稱高拱故友,希望能在高家書齋待上一夜,看一看故人的文章。
高務觀見其談吐不俗,身份應該非常貴重,當即便令他留在了書齋。
然后第二日早上,此人便消失不見了。
之后,高務觀整理高拱書齋時看到了《病榻遺言》。
他看罷里面的內容后,大驚失色,當即就將此文稿隱藏了起來,根本不敢校印。
至于高拱之妻張氏,對《病榻遺言》也是全然不知,她不停哭泣,還想著朝廷對高拱舉行恤典呢!
這個中年人,極有可能就是幕后操控者。
但高家這條線已斷,錦衣衛只能寄希望于從那些私人書院的印制者身上找出突破口。
就在錦衣衛們忙碌著查詢刻印宣傳《病榻遺言》的幕后指使者時。
幕后指使者突然主動現身。
此人帶著十二名十七八歲的讀書人,來到正陽門外、人流最密集之處,宣稱《病榻遺言》的書版出自他之手,亦是他讓各地書院印制此書,并將此書在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大肆分發,意在令大明兩京十三省的百姓皆知此遺言。
他宣稱乃是為公理而為。
他高喊著:大明可以沒有張居正,但是不能沒有公理!
此人的話語極具蠱惑性,不多時便引來了諸多聽眾,而當他道出自己的身份時,圍觀的書生士子們紛紛拱手行禮,高呼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