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八日,俺答部落特使巴吉被殺的第四日。
錦衣衛的調查陷入停滯狀態。
經查,俺答部落使團內部非常團結,從未有過矛盾發生,巴吉脾氣很好,使團人員在他被害后,皆非常傷心。
琉球使團與暹羅使團都稱與俺答部落沒有任何交集,因巴吉入南會同館較晚,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巴吉。
南會同館的二百多名館員(護衛、雜工、侍女、廚師等),經過調查問詢,也未曾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至于兇器為何物,仍未有任何發現。
小萬歷聽罷匯報后非常氣憤。
在與張居正溝通后,責令錦衣衛與三法司、順天府,務必要在臘月二十五日之前調查出結果,不然將對負責此案的主官嚴懲。
之所以定在臘月二十五日之前。
乃是因自二十五日始,常朝、日講都會停止,京師各個衙門也都不再點卯。
若再往后延遲,將會極大影響新年氛圍,甚至在元日朝會上令朝廷丟臉蒙羞。
北鎮撫司鎮撫使曹威急得幾乎快要發瘋,但仍毫無頭緒,這類動機難尋、無嫌疑人指向的案件非常難以偵破。
與此同時。
在內閣閣臣申時行的要求下,六部與翰林院、鴻臚寺、太常寺、光祿寺等衙門各派代表參與其中,以保障此案無論涉及哪個衙門,都能隨時協作處理突發事件。
此舉,也意在令各衙門明白,當下朝廷對百官的要求是:涉及朝廷公務,無論做何事,都必須互幫互助,擰成一股繩。
入夜時分。
沈念吃罷晚飯后來到北鎮撫司,作為戶部代表來值班。
其實,戶部派遣個郎中或主事就行。
但戶部年底依舊忙碌,沈念年輕力壯,總不能讓那群四五十歲,本就忙了一日的戶部官再來熬夜。
他們根本吃不消。
另外,沈念自己也不知為何,對此案頗感興趣。
此刻,在北鎮撫司的一座大廳內,擅長刑名斷案的一眾官員胥吏皆聚于此。
廳堂中放置著一摞摞供詞,而不遠處放置著一口棺材,里面躺著的正是巴吉。
對刑名官吏而言,與尸體共處一室,那是常有的事情。
根本不影響吃喝。
北鎮撫司鎮撫使曹威與三法司的主官坐在最里面,認真翻閱著下面官員呈遞上來的調查結果,時而沉默不語,時而激烈討論。
沈念靠在外圍的椅子上,認真聆聽著他們的討論。
大家也并不是什么都沒有查到。
首先,從傷口可以看出,刺死巴吉的武器不是弓弩,因為勁頭沒有那么大,更像是一種類似簪子的利器,且要比簪子長一些。
其次,兇手下手穩準狠,一擊便刺中了心臟,并且沒有繼續刺,說明兇手大概率是個殺過人的人。
此外,錦衣衛通過對南會同館內外墻頭地面的觀察,幾乎判定殺人者是南會同館內的人,至今仍未離開,因為兇手要出去,只能翻墻,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
……
近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