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喃喃道:“不能令陛下養成這種貪財的習慣,五萬兩銀入內庫,陛下一定很開心,那五萬兩銀,都是民脂民膏,實不該歸內庫,而應歸國庫!”
沈念最擔憂的就是小萬歷養成視錢如命的習慣。
在他的記憶中,小萬歷親政后,搜刮錢財成癮,使得朝堂大亂,民不聊生。
他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決定將這筆不該歸屬內庫的金銀放在正確的地方。
當即,沈念打開房門,朝著外面走去。
……
翌日,清晨,文華殿前方。
馮保站在殿門前,仰著腦袋,如同一只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
小萬歷生疹,不能接見官員。
馮保便負責傳遞奏疏與話語,很多內閣票擬過的常規奏疏,馮保根本不用呈遞給小萬歷,便可批紅。
就在這時,殷正茂與沈念大步走了過來。
馮保看到殷正茂,直接扭過臉去,意欲讓一旁的小宦官接待。
“馮公公,老夫與子珩今日之事,主要還是與你對接,來,你看看奏疏,咱們商討一下如何向陛下匯報!”殷正茂笑著說道。
殷正茂臉皮甚厚,且很喜歡氣馮保。
“殷閣老說的哪里話,您與沈部堂聯名上奏的奏疏,哪用得著與咱家商討,咱家看一下,以便向陛下匯報稟!”馮保露出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
說罷,馮保接過了殷正茂遞過來的奏疏。
他打開奏疏,認真一看,臉色驟變,還未曾看完,便面色陰沉地說道:“殷閣老、沈部堂,《萬歷民鑒》本就是內帑出錢印刷,怎么還要內帑再出五萬兩銀費用?”
殷正茂笑著道:“馮公公,你還是沒看完奏疏呀!印刷是印刷的錢,《萬歷民鑒》的民藝版塊,涉及許多農藝工藝發明工具,僅靠圖示與文字,不能展現其功能,老夫與翰林院商量后,覺得應該制造出一些樣品送至各地省府,搭配《萬歷民鑒》傳播,這些農藝工藝發明,一年至少需要五萬兩銀費用!”
沈念補充道:“馮公公,這五萬兩銀,其實戶部能出,但是考慮到《萬歷民鑒》乃是陛下為大明百姓開設的刊物,為展現陛下對大明子民的體恤關懷,為了讓天下百姓感謝陛下,祈福大明國運綿長,我們建議,這五萬兩白銀最好是內帑(內庫)出。”
“內帑沒錢!”馮保沒好氣地說道。
這幾年,都是內帑剝削國庫,而自打殷正茂掌管戶部后,越來越摳門,而今竟開始剝削內帑。
這讓馮保甚是惱怒。
“沒錢?不是剛剛查抄了十車金銀嗎?這些金銀并不在內廷今年的開銷計劃中,用來作為農藝工藝發明工具的費用,不是剛剛好嗎?”殷正茂說道。
“原來……原來……你們是打的這個主意,哪有五萬兩,只有兩萬多兩銀!”
“馮公公,鄭三思能有十車金銀,定然還會有房產、田地與商鋪吧,外加他的那三個干兒子,隨便抄抄家,難道抄不出兩萬兩銀?”
聽到此話,馮保不由得一愣。
他突然意識到殷正茂與沈念是不是對十車金銀被搶案的結果產生了懷疑。
他不想將此事鬧大。
若真相泄露,在殷正茂這個瘋子和那群對內廷衙門恨之入骨的科道官的聯合攻擊下,小萬歷也不得不妥協。
小萬歷雖然會保他,但內廷二十四衙門絕對會遭到暴擊。
馮保不懼張居正。
但卻有些懼怕做事從來不照常理的殷正茂與沈念。
馮保想了想,不再與二人爭論,舉了舉奏疏,道:“二位先回去等消息吧,咱家將情況如實匯稟陛下,一切由陛下定奪!”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