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黃昏。
小萬歷迅速批準了殷正茂與沈念聯名撰寫的關于申請內帑出五萬兩銀打造農藝工藝發明工具的奏疏。
他與馮保心中有虧,不愿讓外朝官員再聚焦內廷之事。
外加此奏疏所請合乎情理,能彰顯帝王恩澤,便干脆應了下來。
他們不知殷正茂和沈念是否知曉那十車金銀的真實來路,但此態度明顯不愿二人再言說此事。
朝堂上的一些事情,知之為不知,乃是最好的表態。
沈念將那份賬冊藏到家中,看似當作什么事情都未曾發生,實則心里的新政改革事務清單中,又多了一項:令宦官不得干政。
當下,令宦官不干政。
實質是限制皇權,是打破大明歷代皇帝“視百官如家奴,視天下如私產”的認知。
要做到這一點,對上勸諫或彈劾宦官無用。
重要的是增加臣權,降低宦官對朝政決策的影響力,以及限制廠衛的權力。
要成此事。
可謂是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會如前首輔高拱那樣直接被從云端打到泥沼中,必須從長計議,一步一個腳印。
……
眨眼間,到了二月底。
小萬歷與潞王的疹疾基本痊愈,但為了穩妥起見,三月初一始,日講經筵朝會等才會正常開啟。
這段時間,沈念幾乎都待在戶部衙門辦差。
他這個戶部右侍郎,側重于主管漕運、倉儲、鹽課、邊餉等。
這些事務,分布全國,全由戶部十三清吏司的官員兼管。
萬歷元年后,天下鹽課由山東司兼領,漕運倉儲由云南司兼領,邊餉由陜西司與四川司兼領……
沈念只需與這個幾個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打交道,便能完成他的職責。
在殷正茂與左侍郎劉斯潔的帶領下,當下的戶部如鐵板一塊,做事積極性非常高。
沈念作為戶部部堂官,并不需要親力親為,只需了解他主管業務的全局概況,保證不出現問題即可。
他雖能設計出坐標系這類便捷工具,但對當下的算學也只是粗懂一些皮毛,他想撥著算盤珠子算出某些數據,都沒有那個能耐。
……
二月二十七日,近午時,暖陽高照。
戶部衙門。
沈念閱覽過一摞文書后,出屋在前庭散起步來。
就在這時。
沈念突然看到今早還與他打過招呼的戶部云南清吏司員外郎(從五品)高振,提著官袍從不遠處的一道垂花門狂奔而出。
在其奔出門的一剎那。
一個雞毛撣子從里面飛出,僅差半尺,就要砸中高振。
隨即,垂花門內又沖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