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躬康豫,增福延齡,進獻兩宮,頒行賞賚,亦事之不常有者,臣等不敢抗違……但臣等葵藿之愚,竊以朝廷之費用無窮,而國家之財賦有限,若不加意撙節,即使財貨山積,譬之酌江海以實漏卮,日見其不足矣。方今內外積貯,尚屬空虛,而小民膏血剝削已盡……
“俗語云:‘忍得一時之費,免受百日之窮。’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伏惟圣明留意。此后若再有取用,臣等亦決不敢奉詔矣。”(如圖)
……
張居正這番長達近五百字的票擬,簡單概述就是——
“陛下用錢,臣等不敢違抗,但國家財力有限,陛下應省著點兒花,下次若再取國庫用于內帑,臣等就不能同意了!”
小萬歷看完票擬內容,面色不由得變得難看起來。
雖然張居正答應了他的請求,但也訓斥了他一頓,下次他再想支取國庫之錢,將更加困難。
小萬歷非常厭惡這種花錢不自由的感覺。
這兩年,小萬歷多次尋理由,將朝廷之錢移入內帑。
一方面是內帑的開銷確實大;另一方面是內帑錢財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這個皇帝的權威。
內帑錢多。
小萬歷便能不用顧忌地賞賜百官,令百官感念皇恩,也能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大明的皇帝,而不是一個提線木偶。
“唉,事事不由己,朕這個皇帝,真是不自由啊!”小萬歷喃喃說道。
十七歲,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齡。
兩日前,小萬歷還在為自己身體康復而興奮,但此刻,他又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做得太憋屈。
隨即,小萬歷站起身來,朝著馮保道:“大伴,陪朕出去走走!”
“老奴遵命!”馮保連忙拱手。
……
片刻后,小萬歷與馮保走在文華殿東邊的一處小路上。
其他內侍都被小萬歷支開。
小萬歷走了兩步后,說道:“大伴,你覺得朕何時能親政?”
馮保先是一愣,然后拱手道:“陛下,圣母太后曾說,要令張閣老輔政到陛下而立之年。”
小萬歷沒好氣地白了馮保一眼。
“你聽不出來那是客氣話?朕要到三十歲才親政,那豈不是是個傻子皇帝!”小萬歷自我感覺良好,一直覺得親政之后,自己能令大明更加強盛。
馮保眼珠一轉,露出一抹笑容。
“陛下若想親政,老奴覺得隨時都可親政,陛下當下已有親政的能力!”馮保躬著身子說道。
小萬歷聽到此話,心里非常愉悅,但卻微微搖了搖頭。
“朕距親政最近之時,是元輔丁憂之時,但朕明顯感覺到若無臨時成立的票擬司,無沈卿,朕還無能力將朝政操持起來!你覺得朕要想盡快親政,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馮保見小萬歷想要親政,不由得甚是興奮。
小萬歷親政后,司禮監衙門的權力將會再次變大,這對他是最為有利的。
馮保猶豫了一下,道:“陛下,老奴覺得陛下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沒有主動提出某項新政改革措施,若陛下能擬定出一項重要的新政改革措施,令百官傾佩,令內閣去執行,陛下在百官心中的威望就會大幅度提高,然后陛下可逐漸擴大對六部的控制權,對官員多加賞賜,漸漸讓內閣成為陛下的手臂,而非陛下的頭腦,如此,當文武百官對陛下為首是瞻,則陛下距離親政就不遠了!”
“另外,陛下不能主動開口稱要親政,此話必須要從張閣老嘴里說出,方才使得群臣皆無異議!”
“是這個道理。”小萬歷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