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常朝之后。
精武學院總教習英國公張溶、副總教習兵部左侍郎梁夢龍、左軍都督府驍騎衛副指揮使周林山和沈念,齊齊被小萬歷喚入文華殿。
目前,三千五百四十二名來自九邊重鎮的兵卒已齊聚京郊軍營。
眾人的首要任務就是從中篩選出最有潛力成為良將的千人。
張溶率先拱手道:“陛下,三千五百四十二名兵卒的軍籍資料已全在五軍都督府,是否從軍籍資料入手,先將德行有失、出身官宦武將世家者淘汰,然后再以武試、文試,定最終的千人學員。”
張溶做事穩重,已提前規劃好了篩選之策。
小萬歷微微搖頭。
“德行有失,只是過往,無人能保證自己一直不犯錯,至于出身官宦武將世家或有靠偏門被選中者,出將帥之才的概率其實比較高。另外,那些軍籍資料,朕信不過!”
此話一出。
張溶、梁夢龍與周林山三人不由得有些傻眼,不知該如何挑選了。
沈念倒是眼前一亮。
那些從地方呈遞上來的軍籍資料,可信度確實不高。
另外,從文官的視角來看,德行是最重要的,其次便是淘汰關系戶,使得普通兵卒更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也避免某些武將家族做大成勢。
但從小萬歷的皇帝視角來看,德行不是很重要,因為若將德行作為衡量武將能力的標準,李成梁、戚繼光等將才恐怕早就被一擼到底了。
這也是張居正的用人之術:重其才而輕其德。
至于關系戶,在小萬歷眼里也是能力的體現,武將家族出武將的概率就是比一般的軍戶家庭要高上許多。
軍籍貧戶一代之努力怎能抵得上武將世家的多代托舉。
武將家族的二代、三代,有紈绔、無賴,但也有將帥、帥才。
小萬歷想要培養的是能打勝仗的將帥,而非品行高潔、孤芳自賞的庸將、拗將。
……
小萬歷看向張溶。
“英國公,明日一早,你便前往京郊軍營,讓每名兵卒的腰間都掛上能對應其身份的號牌,然后就依照五軍都督府往常的訓練之術,派遣數名京營千戶、百戶對他們進行訓練。”
“切記!就是朕曾見到的京營松松垮垮如放羊般的訓練,無須刻意嚴苛,不然,朕先治你的罪!”
“朕會令一眾錦衣衛混入其中,依照朕的標準,在十日內,篩選出千名精武學院學員,至于是何標準,待篩選結束后你們自會知曉。”
聽到“放羊般的訓練”六個字,張溶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當下軍營之訓練確實太差勁了。
“全聽陛下安排!”張溶拱手道。
“全聽陛下安排!”梁夢龍、周林山和沈念也都同時拱手。
張居正與張溶、梁夢龍、周琳山、沈念四人對精武學院之事都有過溝通。
其稱:鮮少見陛下對朝政的參與如此深入,一切可盡聽陛下之言,即使陛下有些策略有誤,也只當是其練手了,盡可能以鼓勵陛下為主。
沈念對小萬歷親自操刀做此事也無異議。
他作為精武學院副總教習,其實就是激發兵卒們的忠君愛國思想。
在訓練上,沈念不會過多發言。
不過,沈念既然當了這個副總教習,就一定會通過自己的講學,讓這些兵卒認可自己,就像戚繼光認可張居正那樣。
唯有此,沈念才能擁有更大權力,才能為這個時代做更多的事情。
未來,他需要擁有比張居正還要大的權力。
……
六月十四日,五更天,京郊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