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
沈念剛走到殷正茂的值房前,便見殷正茂氣勢洶洶地就要出門。
“子珩,老夫剛收到情報,十萬兩賑災銀已有部分被挪用于蘇杭織造,雖還未查清挪用了多少,但足以令朝廷徹查,老夫準備先去尋張閣老,然后再與張閣老一起面見陛下!”
沈念微微搖頭。
“殷閣老,我這里有更詳細的情報,咱們屋里談!”
隨即,在屋內只剩下二人時,沈念將鄒聞東的書信遞給了殷正茂。
殷正茂看完后,面色陰沉,殺人的心都有。
“砰!”
他朝桌子猛拍了一下。
“先詐騙賑災銀,而后直接挪用八萬兩銀,最后還……還暗殺巡案御史,這……這群人簡直是瘋了!”
十萬兩銀,對太倉庫而言,并不算是小數。
這是戶部一點一點從別處摳出來的,見直接被挪用八萬兩,殷正茂自然氣惱。
“宦官就是不能干政!不能干政!”殷正茂攥著拳頭說道。
大明歷代皇帝喜歡重用宦官辦差,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宦官眼里只有皇帝,他們為完成皇差是可以不擇手段的。
像馮保、孫隆,也飽讀詩書,也知禮義廉恥,但為了皇差,他們可以不顧一切。
沈念看向心頭怒火中燒的殷正茂。
“閣老,此刻向張閣老與陛下匯稟此事,馮保必然同時知曉。他知曉此事后,令孫隆與王岳兩太監將挪用的賑災銀用在賑災上,顯然不可能。他們要做的是必然會毀掉所有證據,讓他們看上去全力賑災,將錢看上去全花在救濟災民上。他們在南直隸勢大,有無數方式能讓百姓為他們歌功頌德,我們不能貿然拿一封沒有證據的書信去彈劾他們!”
“那……那應如何做?”殷正茂面帶不解。
“剛才我出門前,已向海僉院寫信,告知他此事詳情,他當下正在杭州巡察,不日就能抵達南京,讓海僉院巡察此事,絕對比陛下下令讓三法司調查更靠譜,不但迅捷而且不會打草驚蛇!”
“好主意,好主意,就該如此!”殷正茂的臉色緩了下來。
要打司禮監的臉,打內廷的臉,必須要有實證,當下的三法司是無法與海瑞相比的。
海瑞的奏疏,比《大明律》都令天下人信服。
“此事咱們便先壓著,不告知任何人,然后等海僉院的消息,連張閣老、申閣老也不說!”
沈念認可地點了點頭。
張居正與申時行為了新政改革皆是不愿與內廷產生矛盾的。
但沈念與殷正茂則都覺得內廷宦官勢太大。
如今他們就如此猖狂。
待小萬歷親政后,他們將會更加無法無天,能提前懲治,就要提前懲治。
……
八月二十二日,午后。
天氣濕熱。
蘇州地界,一處驛館中,海瑞剛讀完沈念寄來的書信。
他與沈念在私下經常有書信往來,此乃小萬歷默許,并無不妥之處。
沈念懇請他徹查南京國子監監生鄒聞東提出的三件事,并找到鄒聞東,護衛他的安全。
其實,海瑞在得知南直隸巡案御史曹正落水而亡后,便朝著南京方向趕去。
他欲祭拜一番曹正,后者的品格,海瑞是非常認可的。
海瑞沒想到南京這群官宦竟如此囂張,不但騙朝廷賑災銀、挪用賑災銀,竟還敢暗殺巡案御史。
沈念在書信中還提醒海瑞小心,對方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能干出來。
對此,海瑞絲毫不懼。
一方面他根本不懼死,另一方面是與只有十余名護衛的曹正相比,朝廷為海瑞安排了五十多名專門護衛他安全的錦衣衛,這些錦衣衛對海瑞忠心耿耿,且手中不但有兵器、弓弩,還有火器。
隨即,海瑞便下令命數名錦衣衛暗探先奔向了南京城。
不同于其他御史的鄉下暗訪、城內明訪,海瑞巡察全是暗訪,且暗訪手段非常豐富。